上海推进质量品牌发展的改革举措
(一)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
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上海质量品牌发展工作提供顶层设计。为了更好更快加强上海质量品牌建设,2016年8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2018年4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业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是上海更好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动。
1.深化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全球竞争力
服务功能是上海的核心功能,是经济中心城市的使命所在。
(1)“上海服务”的首要任务是深化中心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服务的全球竞争力。其具体包括:提升国际经济中心服务枢纽地位、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定价权和辐射力、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影响力。
(2)“上海服务”的功能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国家战略能力,包括:更好发挥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更好发挥服务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城市作用、更好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作用。
(3)“上海服务”还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包括:着力打造支持创新创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着力打造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着力打造细分领域专业化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
(4)“上海服务”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包括:聚焦品质化、个性化,着力打响商旅文体服务品牌、聚焦多元化、特色化,着力打响教育医疗服务品牌、聚焦标准化、集约化,着力打响居民生活服务品牌。
(5)“上海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服务经济新动能。需做到加快培育服务经济新增长点、着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经济载体。
(6)“上海服务”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良好营商环境。具体以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服务业对外对内开放高地、以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服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质量治理,以服务标准化引领服务品牌化。
(7)“上海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精心打造有序、安全、干净的城市软环境。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让城市更有序、深化“平安上海”建设,让城市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品质,让城市更干净。
(8)“上海服务”强化品牌建设要素支撑,全面扩大“上海服务”品牌影响力。具体措施:大力培育发展有品牌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加强“上海服务”人力资源供给、充分发挥项目载体和服务平台支撑作用、优化创新资金扶持引导方式。
2.建设卓越制造基地,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制造”的主要目标是培育一批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的制造企业,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实力支持。争取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之一,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产生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左右。同时,打造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集群面向长三角核心配套率达到60%以上。最后争取成为世界级制造品牌汇聚地,制造品牌数量持续增加,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彰显“上海制造品牌美誉度”。
“上海制造”的发展重点:
(1)超前布局未来前沿产业,包括: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空天海洋等未来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基础前沿工程。
(2)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智慧能源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包括:加快推动汽车、船舶、钢铁、化工、都市等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3.创造品质生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上海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城市,发达的商业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和新零售的“试验田”和“竞技场”,也是国际零售商和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名列全球前茅的城市,消费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经济持续繁荣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就是要构筑上海商业具有强力支撑作用、难以被取代的战略优势,就是要匹配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海购物”的总目标是要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形成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商业文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上海购物”需要突出3个导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为导向,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抓住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契机,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趋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力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创造品质生活。云集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使上海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和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
“上海购物”还需要着力提升“五个度”:
(1)体现消费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消费贡献度显著提升,消费贡献率达到60%以上,外来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30%以上。
(2)体现消费业态、模式、技术等创新能力的消费创新度显著提升,新兴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3)体现城市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创新品牌集聚能力的品牌集聚度显著提升,打造2条世界级商街、20个特色商业街区,打响50个老字号、100家名店。
(4)体现城市时尚品牌、设计师、活动和媒体等对全球时尚潮流引领能力的时尚引领度显著提升,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和上海时尚之都。
(5)体现消费者对城市消费综合环境的消费满意度显著提升,购物消费环境更好更优,消费体验度明显改善。
4.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
“上海文化”的目标是形成结构更优化、特色更鲜明、布局更合理、优势更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更加强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2018年年末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6%,为“十三五”末占比超过13.0%奠定坚实基础,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建成10多个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100多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00多个文化创意楼宇和众创空间互为补充的载体格局,培育50家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集团,构建30个专业实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意、创业中心,有力推动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有力推动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上海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强力支撑。
“上海文化”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中心任务,依托上海区位、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产业、网络信息、软件与计算机服务、咨询服务、广告与会展服务、休闲娱乐等十大行业,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开展分类引导,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服务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具体行动是:(1)文化艺术类产业原创力激发行动;(2)创意设计类产业驱动力升级行动;(3)时尚体验类产业吸引力增强行动;(4)网络信息类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5)咨询广告类产业影响力扩大行动。
具体举措是:(1)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2)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融合发展;(3)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4)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贸易融合发展;(5)推进文化创意与城市宜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6)推进文化创意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7)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多层次品牌体系建设;(8)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9)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国内外合作交流;(10)推进“十、百、千”产业载体建设工程。
(三)提升质量竞争力,打造质量强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质量强国”战略,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发展工作提升本市质量竞争力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制订了《上海市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该计划旨在重点聚焦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提升质量品牌,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增强社会质量意识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重点推进“四个优先”,即质量技术基础优先发展、质量通病优先解决、品牌战略优先推进、质量创新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实行分工负责,并通过政府引导,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实施并完成一批专项质量提升项目;重点目标确保完成,逐年落实《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展目标,持续提升本市质量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该计划的具体工作措施如下: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完善质量发展制度;立足服务企业,强化质量责任主题;遵循市场规律,创新质量治理机制;强化质量意识,营造质量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