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假冒和盗版商品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假冒和盗版商品在世界各地蔓延扩散的现象引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这些商品包括日本的家电、摩托车、日用品、美国的软件和好莱坞电影以及欧洲知名品牌的产品。2004年,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共同举办了第一届消灭假冒和盗版商品会议。2006年,以美国和日本的一次谈判为契机,开始了《反假冒贸易协定》的谈判议程。
在历经11轮国际谈判以及先后公布24份会议报告后,2010年12月3日,欧盟27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近40个国家参与制订的《反假冒贸易协议》(ACTA)最终文本终获欧盟委员会通过。《反假冒贸易协定》是一个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仿冒、盗版等侵权活动为宗旨的政府间协议。不过,该协议自诞生起就引发了广泛争论。以美国、瑞士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张,制订保护所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并且必须将该标准纳入争端解决机制。以印度、巴西、埃及、阿根廷和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保护知识产权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任务,应当把制止假冒商品贸易与广泛的知识产权保护区别开来。
他们担心,引入跨领域的报复机制会构成对合法贸易的障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会助长跨国公司的垄断,特别是形成对药品和食品价格的控制,对公众福利产生不利影响。2012年1月底,反对《反假冒贸易协定》的示威活动自波兰发端,迅速席卷整个欧洲。在抗议声中,包括波兰在内的多国政府决定暂停《反假冒贸易协定》的批准或者签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