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领域专制行政执法制度政策层面的建议
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情 况下,有关部门可先行出台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的政策性文 件指导具体工作,并在成熟的时机逐步上升到法制层面。
(一)完善本部门的工作机制
各级专利管理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和完 善具体的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的工作方案、制度,对部门职 责、权利义务、处理程序方面等予以明确。如浙江省出台的 《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界定了电子商 务领域专利保护工作中各级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各知识产权 维权援助中心的职责,交易平台提供者、商品经营者的权利义 务;规定了专利权人投诉流程、交易平台处理程序、商品经营 者的申辩权限、视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情形,以及交易平台 提供者可以提交市级专利管理部门调处的情形;并对案件处理 的具体程序和流程,以及交易平台提供者对案件调处结果的执 行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意见还提出要建立健全专利保护行政司 法联动机制、专利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可参考地方知识产权局探索的工作经验, 综合考量各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专利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 统一的工作制度在全国推行。其他知识产权管理机关也可参考 专利行政执法机关的制度,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部门的电 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
(二)制定部门间的对接机制
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有经信、商务等电子商务监管部门,以 及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目前这些部门间虽然已形成初步的协调 机制,但应当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完善对接机制。
第一,落实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切实执 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咨询制度,集中通报工作情况,交 流执法信息,分析解决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存在 的易发性和多发性问题,完善案件移送制度,实现电子商务领 域知识产权纠纷投诉的快速移交、高效处理和信息反馈。
第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电子商务监管部门之间的 交流与联动,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制度、走访检查制度、重大问 题会商制度,及时沟通,相互答疑解惑,征求对电子商务领域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检查存在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加强行政与司法部门的对接工作,在知识产 权民事纠纷中推广诉调对接机制,可借鉴浙江省的经验,在义 乌市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联合法院、知识产权 行政管理部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互联网协会、律师协会和 电商平台等多个部门组成调解自行受理案件,调解成功后由法 院司法确认;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再进入诉讼程序。同时, 在刑事案件中推动两法衔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 享平台建设,针对侵权物品鉴定及涉案物品移送、保管等疑难 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衔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 效衔接。
(三)加强政企合作机制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平等的沟通与合作,主动了解 电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 同处理净化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如浙江省知识 产权局两次与阿里巴巴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重点推进电商环 境下的专利保护立法研究和实践、专利侵权纠纷投诉处理新机 制、开展专利保护专项行动三项主要工作,并建立了日常联系 沟通制度、重大案件通报移送制度。2014年以来,北京、江苏 等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纷纷与电商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的合作,如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京东、当当建立合作机制;江 苏省知识产权局与苏宁易购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在此基 础上,应当加强宣传和推广,由点到面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全面合作的局面,并形成 常态化、系统化的合作机制。
(四)探索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应鼓励除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 之外的第三方主体参与共治。浙江省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 尝试,如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指定中国(浙江)知识产权维权援 助中心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所属平台上的专利侵权投 诉开展判定咨询工作;又如义乌市司法、行政机关联合互联网 协会、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此外, 浙江省质监局为打击网络交易平台上假冒伪劣产品,招募消费 者组建“百姓买样团”,负责在网商平台上购买商品,再将其提 供给质监部门进行检测,这也是可供借鉴的举措。总之,电子 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应充分调动权利人、消费者、网店等市 场主体参与治理,也应鼓励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组 织发挥第三方监管的作用。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应主导构建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关键内容包括违法行 为的举报投诉制度、执法案件的信息公开制度、案件处理的专 家咨询制度、公众意见的反馈回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