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中国IT服务外包业的成长与蜕变——记海辉软件集团国际化成长历程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加之,中国对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赢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2011年领军和成长型企业分析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延续了上一年的增长势头,呈现出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去年,中国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达274.1亿美元,同比增长37.0%;合同执行金额达198.0亿美元,同比增长43.1%。未来五年,我国的服务外包业还会更上一层楼。

      伴随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涌现出了一批营业额超亿美元、员工超万人的服务外包领军企业,这些骨干型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业务水平的高端化、行业素质的提升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带动作用。2011年度,服务外包营业额超过2亿美元的领军企业由上年度的2家增加到了4家,其中1家已突破了3亿美元。十大领军企业的总营业额达到了

      18.7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5.5%,十大领军企业的离岸业务总额为14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33%。领军企业规模超过5000人以上的有5家,与上年度持平,十大领军企业人员总规模达到6.5万人。领军企业在扩大人员规模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在稳步提升,2011年领军企业人均营业额为2.88万美元,其中,22%来自国内市场,78%来自国际市场。日前,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上公布的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中,海辉软件(国际)集团(以下简称海辉集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2010年9月15日,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服务外包企业 --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以下简称
    海辉集团”)宣布携手无锡(国家)软件园、江南大学共同推出吸引人才回归的凤还巢”计划。

      海辉的蜕变历程

      海辉”,从名字的字面意思上就能读出其创立之初的远大战略规划。1992年,大连海事学校的一帮师生创办了海辉软件集团,他们取名海辉”,其中的海”代表的是海外、全球化”的意思,因为他们坚信海辉集团一定会做大、做强,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结果正如他们所设想的一样,1992年,海辉的第一单业务从日本做起;2003年成功开拓欧美市场;2010年6月30日,海辉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纳斯达克股票代码:HSFT),成为了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IT服务外包企业。

      如今,海辉的足迹遍布日本和欧美大陆。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设立了16个办公机构,并与许多国际性大公司都有着合作伙伴关系,其客户重点集中在财富500强企业,涉及软件业、硬件业、金融业、通讯业、医药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海辉采用的是独有的在岸-离岸的服务模式,并融入了在不断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为全球客户提供信息技术、研发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海辉选择在纳斯达上市,并不是由于门槛低的原因,而是看中纳斯达克的这个舞台。海辉人认为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只是获得了参加国际比赛的入场券”而已,因为海辉的目标不止于此,海辉认为他们的目标不仅要参与竞争,而是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成长,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服务企业。

      内外部的挑战

      对于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来说,并购其实不难,难的是并购之后的整合。在海辉发展的过程中,用了14年的时间并购了15家企业,这15家企业有来自于美国的、日本的、新加坡的以及中国内部的。同时,海辉在发展的过程里面,因为成长的速度快,所需要引入各方面有经验的人才也较多,目前,海辉集团人才的职业背景超过了25家知名企业,而海辉的模型必须兼顾离岸和在岸服务,如美国、在日本、在新加坡的员工提供在岸服务,中国的员工提供离岸的服务,这里面涉及不同的国家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职业背景,如何有效地将其整合在一起,就成了海辉所面临的最大内部挑战,但这也是所有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基本的挑战,也是很多有志于走出去”的IT服务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对于像海辉这类从事IT服务外包的企业来说,挑战不仅仅来自内部,还包含外部的挑战,以及整个中国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定的挑战。外部挑战之一是高端人才的挑战。海辉集团董事长孙振耀说,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目前所有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中将近四分之一(或不到四分之一)员工的工作经验都不足5年,从经验角度来讲,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这期间,可以有很多的培训,很多的机会,如果说做软件、做项目管理没有超过4年以上的经验,是很难能够承接一些比较高端项目的,所以,有经验的高端人才是企业内部的一大挑战。外部挑战之二是持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对比中国与印度的劳动力成本来看,中国要比印度高,同一个项目,印度的平均收入要超过4万美元,而我们只有2万、3万美元之间,从毛利来说他们超过40%,而我们只在30%左右。”孙振耀说。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的之后,2009年,海辉又把目光从国外市场转向了国内市场。海辉集团从国内到国际再到国内的发展路线看似一个简单的回合,但这却说明了国际市场潜力的转换,以及企业对于机会的捕捉路径。正如海辉集团董事长孙振耀所说的那样,我们看到了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潜力。”

      孙振耀认为整个IT服务的发展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而且中国未来IT服务外包的发展机会更多。

      第一个是市场规模比较大。从全球IT服务的市场来看,目前,虽然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市场规模很大,但是市场的增长幅度没有那么高,每年的增速在10%左右,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来看,中国的外包市场才刚刚开始,增速在20%到25%左右,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

      第二个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中国政府的支持以及各方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推动服务经济,在推动知识经济上面所投入的资源比较多。

      第三个人力资源丰富。对于IT服务外包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占到60%以上。就中国与印度的IT服务外包产业比较来看,虽然在高端人才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人才总量和资源基础方面,中国比较有优势。中国每年培养的大学生有600多万,这个数量要比印度多很多,加之,随着中国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国在未来全球市场上将占有一席之地。

      在谈到中国未来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时,孙振耀建议,首先,要开拓本土市场。他说:欧美市场,几乎被印度企业垄断了,在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本土市场,中国的IT服务企业应该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其次,要强化IT服务人才培训机制。他认为,中国在培养基础人才方面做得很好,已经超越了印度,但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还较落后,还需要一些新的政策和培训机制。最后,要发挥各社会组织的作用。孙振耀认为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还要发展一些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组织。如印度的NASSC协会的作用就很大,在中国也要通过更多的方式与之竞争。

    来源:<中国服务外包>

    上一篇:文思:抢食全球软件外包蛋糕
    下一篇:广州服务外包规模增长显著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中国IT服务外包业的成长与蜕变——记海辉软件集团国际化成长历程 中国,服务,外包,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