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GDP比重的6.6%。从一些物流指标来看,不少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还不是物流强国。由于在传统物流运输中,运输的种类和风险、物流过程中的运输环节和动作方式、以及物流企业的服务,都影响到物流运输的成本和质量。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主要有车辆管理、集装箱管理、船舶管理、货物管理、堆场管理等。目前在物流领域,“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内贸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等多项标准已相继出台。此外,上海港通过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中美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应用”的实施,己代表中国,将该项目中有关应用RFID的核心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提案《FreightContainer -RFID-Cargo Shipment Tag》,并已获得了ISO授权,将由中国主持起草“集装箱货运标签”国际标准,编号为ISO/NP 18186。这为我国抢占未来集装箱制造和运输市场,引领RFID在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应用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物联网应用于物流产业,最根本的技术就是RFID技术,虽然RFID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其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成本问题:目前RFID标签和设备成本过高,导致推广困难。
其二,标准问题:我国需要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国家标准的研制。目前国外企业已在RFID空中接口等关键技术方面申请了专利,正将拥有的专利技术写到相关国际标准中,试图利用标准的推广收取高额专利费。此外,RFID采用频段之争又是一大障碍,在物流RFID频段选择上,目前美国使用915 MHz,欧洲采用805.8MHz,日本定在960 MHz,而中国还在讨论之中。
其三,关键技术问题:我国在超高频方面缺乏核心技术,在基础芯片技术和制造、核心算法等方面都较为落后。
物联卡之家()资讯指出,物联网在物流业的运用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在于感知层面的物流业数据标准、物流信息处理、物流智能决策、云服务等;运用层面的物流安全管理、高附加值作业管理、精细化生产管理、低成本软硬件设备开发等。通过物联网基础标准、物流行业运用标准,物联网与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互渗透和整合,使其关键技术得到发展,物流产业得到升级。
因此,物流产业在RFID的物流系统中,每一项工作的实现都必须依赖高效的计算机系统,这包括硬件、软件及数据库的支持。硬件方面,需要实现计算机的跟踪,RFID的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计算机,并且保证这个计算机内信息的安全性。软件方面的构建将更加复杂,需要整个系统对RFID系统的识别信息进行储存、处理,同时能够将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核对,得到确认结果,这个后台的计算量将取决于整个RFID物流系统的需求。同时,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将更好地支持每个环节,大大提高工作的相应速度和准确性。
RFID物流系统使用的RFID标签寿命长、读取距离大、实现高度加密、存储量大和存储可变化数据,在物流系统中提供的信息更丰富、更直接,实现了物流的自动化控制以及物品的多目标识别和运动目标的识别。建立RFID,物流系统必将有效提高物流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