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现实也很重要的问题,夏天的时候就有一个新闻,富士康采用一批机器人进入生产车间,减少了六万工人银行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关灯生产(就是字面意思)。
未通过审核,视频无法播放
现在正在发生的自动化革命,automation revolution,和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并不一样。工业革命的代表物是蒸汽机,蒸汽机提供的是力,物理上的力,它本身不能进行生产,工业革命只是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却根本不能代替人的工作。因此西方人的生活水平,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因为这种工业化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大众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是因为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离不开工人,大量的工人。工人作为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必然会掌握一定程度的话语权,这是现代民主社会产生的基础。
现在世界上有一个现象,就是越是石油丰富的国家,GDP增长反而越低,民主程度也越低,比如俄罗斯,中东和北非的一些国家。The Dicatators Handbook一书分析,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统治阶层可以轻易的用出卖石油获取资本,维持其统治(尤其当油价走高时)。石油开采只需要较小数量的劳动力,在利比亚,石油出口给国家带来了巨大财富,可是油田基本只雇佣外国技术工人,本国又缺乏制造业,少数人通过石油赚来的钱也基本拿到国外消费,当地居民被排挤在整个经济活动之外,生活十分艰难。
而机器人技术如果不断进步,将来它能够在极大范围内“取代”人类的工作,它提供的不仅是物理上的力,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光可以从事生产制造,也可以进行货运,销售一系列的工作,它不仅是机器,它是可以操控机器的机器。“我,机器人”这部电影中,机器人负责管理生产机器人的工厂,机器人负责质检,配送,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人类的参与。
二十年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承诺,他任期内要将英国每一所中小学联通“信息高速公路”,也就是后来说的互联网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计划。生活在一九九六年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二十年后的今天,一部iphone,连上WiFi,通过它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就会远远超过二十年前身在军情六处的英国首相所掌握的信息量。
世界变化之快,已经不能用百年来衡量。巨大的变化可以在一代人银行机器人,甚至0.5代人的跨度间发生。而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在未来十年会有多大发展,很难确定。
当机器人能够取代绝大部分生产制造,医疗服务,运输交通,零售,安保,会计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之后,人类该干什么?会进入共产主义吗?首先,社会再进步,科技再发达,人类的本性,贪婪的本性不会改变,今天一个中等水平的资本家所掌握的财富恐怕远远超过封建时期的君主,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远远超过过去的皇帝,可是他们仍不满足。
其次,尽管机器人可以带来廉价的劳动力,高效的生产,可是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可承载的人口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取之无尽。所以说,人想要生活,最终需要依靠自己工作。
而机器人的技术再进步,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非常难以实现,也就是说,在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行业,如设计,艺术,教育等,不可能应用机器人,还有需要组织力,管理能力的职位,也还是要人来担任,机器人也绝对不可能被赋予行政权力。
然而,问题在于之类“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工作到底能有多少?又能提供多少就业呢?反过来问,考虑到社会上劳动人口的普遍素质,又有多少人能够胜任这类工作呢?就中国来说,上亿的农民工群体就不说了,即便是受了高等教育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有前景从事“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工作呢?已经就业的毕业生,有多少人的工作属于这个性质呢?而他们的父母呢?、
在BBC这个网站可以检索查询一个英国公司预测的各种职业未来十多年被“automated”的几率,其中:打字员、电话销售员、搬运工、分拣员、图书管理员、银行以及邮局职员、渔业农业工人、税务员、药房职员、吧台服务员、缝纫工、保安,铁路公路修筑工人、屠夫、油漆工、泥瓦工、洗衣洗碗工、停车场管理员、木匠,矿工等
许多职业的automation率都处在高水平,连挖掘机驾驶员的automation机率也在65%,是不是以后闻名于世的蓝翔也可以停办了。而就中国的现状来说,绝大部分人口从事的工作都属于以上这些高位行业。
更严重的问题是,机器人的浪潮一旦到来,人们几乎没有不接受它的权力。想象一下,当一个机器人被发明出来,它可以和一个工人一样地完成工作(甚至效率更高),而它既不要工资,也不用休息,它不要五险一金,它不会罢工怠工,有哪一个资本家会拒绝使用它呢?
资本主义最大的天性就是追求成本洼地,正如没人能阻止制造业从欧美转向日韩,再转向中国,现在开始转向东南亚的趋势,也没人能阻止机器工人取代人类工人的趋势。
而政府呢?政府会保护普通人的利益而禁止,限制资本家使用机器工人吗?现代民主社会建立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上,政府和人民相互依存,构成契约关系,因此政府要保护人民的利益。而在一个机器人取代了绝大多数工作的社会下,政府对人民的依赖性自然也就消失了,不工作,也就不纳税,也不能通过罢工掌握话语权。“我,机器人“这部电影中也提到政府和军方如何依赖机器人,以至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主机差点推翻了人类统治。当然我们离科幻电影中这样的情况还很遥远,但是军队机器人化,信息化,绝对不是科幻。一个握有机器人军队,机器人工厂的政府,还需要保护人民的利益吗?甚至可以问,它还需要人民吗?
所以,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拉大贫富差距,压缩社会中间阶层,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而这一切正在发生,速度之快可能超过很多人的预期。
这就是所谓「摩擦失业」。在机械以高效替代人力之后,人们的精力会投入到更需要人的无可替代的创造力的地方去了。所谓成长的代价,或者国家转型的痛苦,有些就是这种「摩擦失业」。
人们靠给他人提供的无可替代的服务而活,这种服务的核心价值类似「比较优势理论」,即,每个人都是在他所擅长方向的专家。这种情况下,人与人需要紧密合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他所创造的「可物化」的使用价值。那种「实体才有价值」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人的时间才是更大的价值,是实体无可比拟的价值。你为他人节约了时间,就为他人创造了价值。
在那个时代,能够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将极为廉价,而含有人工越多的行业,将越昂贵,比如剪发、炒菜、小时工。
总而言之,技多不压身,多准备几项职业技能,会减少你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