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软体机器人
“为什么鸭嘴兽不是胎生?Ellie 说,是因为鸭嘴兽太胖太扁,胎生的话 Baby 会在肚子里压死,所以就卵生,反正我觉得有道理。” 这是一位科学家妈妈陪 7 岁的女儿学习时发的一条朋友圈。
四天后,她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愿你继续努力!愿我继续加油!” 配图是她的学生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证书。 她是妈妈,也是老师,更是科学家,她就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复材系副教授杨丽丽。
前不久,受多头螺丝刀的启发,她开发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软体机器人。
图 |一张“五瓣花”软体机器人的照片,它具备功能编程能力、快速 3D 组装能力、光驱动的局部双向驱动和批量的单向驱动能力(来源:受访者) 以“五瓣花”机器人为例,它能利用光驱动自愈合的机制,来实现自我编程和自身 3D 快速装配。
图 | 可形变的软体机器人“五瓣花”(来源:受访者) 今年 39 岁的杨丽丽,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上树爬山、下河摸鱼是童年的常态,因此她对大自然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受此影响,从哈工大博士毕业以来,她就决定专心研究动态仿生材料。 动态仿生现象非常常见,比如花朵在白天开放、夜晚闭合;壁虎遇到危险能快速断尾;变色龙可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身颜色。 在外场刺激下,动态仿生材料也能改变自身形状或性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样。因此,用这种材料做成的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也非常强。
图 | “青蛙”软体机器人可执行一系列组合光驱动的运动任务,包括局部可逆形状转换、重新配置和重新编程(来源:受访者) 即使服役环境或执行任务出现改变,这类机器人也可通过光焊接调整局部单元,从而快速执行新动作;就算局部单元受损,也能通过光驱动实现自愈合。
图 | 基于掺杂少量银纳米线的半结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制备、光响应和光愈合机理(来源:受访者) 本次研究的痛点在于,多数软体机器人的功能过于单一,给其设计了动作 A 就只会动作 A,做调整也只能做整体调整,很难进行局部调整。 以做海底探测为例,假如周围环境有变化,机器人就得改变任务,而机器人的动作已被编程设计好根本无法更改,这时机器人就等于毫无用处。基于该痛点,她打算提高软体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
▍把热驱动更换为光驱动
目前的软体机器人一般采用气动、电场、流体、磁场等驱动方式,但是在复杂的服役环境下,往往存在驱动元件比重过大、操作复杂等缺点。 而她想到的办法是光驱动,优势在于它采用远程非接触式,此外还可做局部精确控制。选好了驱动方式,接下来就是选材料。 常见驱动材料主要包括水凝胶、液晶弹性体、形状记忆聚合物等,水凝胶的杨氏模量(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普遍偏低,应用领域比较受限;液晶弹性体往往要对端基、或侧基进行特殊分子设计和聚合方法设计;相比之下,形状记忆聚合物就显得更优秀。 作为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ethylene-co-vinyl acetate) 聚合物已经完全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且杨氏模量适中。美中不足的是,EVA 属于热驱动智能材料,因此得想办法让它可以被光驱动。 为把热驱动更换为光驱动,杨丽丽给软体机器人加入了银纳米线,这是一种具有出色光热效应的材料。
图 | 银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来源:受访者) 接着,她采用多元醇还原的方法,把银纳米线掺杂在 EVA 中,光照会让银纳米线迅速吸热,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也会因此迅速升温,而这会引发 EVA 的热场响应特性,进而具备光响应特性。 研究中,她以混合和热压的方式,设计出加载了少量银纳米线的基于 EVA 的光响应致动器。 这使得机器人的周遭环境发生改变时,其功能可以被改变,相关单元能从主体分裂,而另一个编程单元能以光焊接的方式连接到主体上。 如下图所示,这是基于银纳米线的光热效应、和 EVA 的热驱动变形机制的实验,它展示了机器人的光致变形能力。
图 | 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的程序化和可逆变形机制(来源:受访者) 实验中,当把灯打开,驱动畴中的晶体熔化后,U 形物体就会膨胀;熄灯时,定向链段冷却后再结晶,U 形物体就会收缩,这说明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表现出了可逆的光致变形行为。 下图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复合材料弯曲角的变化,在相应条件下辐照 5 秒后,所有复合材料都能弯曲到最大 180°,试想如果一只机械手能弯曲这么大幅度,必将实现更多功能。
图 | 复合材料的弯曲角随光强度的变化(来源:受访者) 复合材料的驱动速度、以及在光照或关灯时的弯曲角度如下图所示,当暴露于光时,银纳米线 / EVA 需要花费约 6 秒,来使角度从 0° 增加到 27.5°;当光源关闭时,15 秒内即可恢复初始状态。
图 | 复合材料的驱动速度、以及在光照或关灯时的弯曲角度(来源:受访者) 如下图所示,在 808nm 下以 10w cm^−2 的曝光条件时,银纳米线 / EVA 花费约 4 秒,就可使软体机器人角度从 0° 增加到 25.0°; 关灯后,由于冷却速度加快,角度可在 5 秒内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此外,即使在 808nm 的高强度下,该复合材料在 80 次光开 / 关循环后,仍可表现出稳定的变形行为。
图 | 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在空气和水下的光致变形行为(来源:受访者) 这些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光触变形行为是快速可逆的,并且光热效应的增强还可提高驱动速度。
▍可像伤口一样自愈合的软体机器人
与此同时,杨丽丽看到自然界中有很多自愈合现象,比如皮肤被划伤后会长出新肉并恢复原状。 由于软体机器人往往应用在国防军事和自然灾害勘测等,因此执行任务时很容易受伤,而如果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自愈合功能,就能大大延长生命周期,这样生产成本便可得到降低。
图 | 具有自愈性的软体机器人(来源:受访者) 研究中,她发现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也拥有良好的自愈行为,这让软机器人能快速组装成复杂的 3D 形状,同时受损部件也可实现自愈。 如下图所示,将大块试样切成两半,经过光照后便可自愈。为进一步了解自愈的内在机制、以及自愈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杨丽丽测试了自愈后的变形行为,并与其他可能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图 | 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的光驱动自愈行为(来源:受访者) 在下图中,她将银纳米线 / EVA 试样切割成两半,通过光照固化一小时,然后进行从 “I” 形到 “U” 形的单向编程,最终发现 “U” 型复合材料能完全恢复到最初的 “I” 型。
图 | 银纳米线 / EVA 复合材料不同键合方式方案及红外单向形状记忆过程图像(来源:受访者) 相比之下,只利用 EVA 涂层并进行光照处理后的试样,不能恢复到初始的 “I” 形。杨丽丽认为,这种愈合的改善归因于 EVA 的化学交联。 自愈合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实现软体机器人的光焊接,即能把机器人分成几个单元单独进行编程。 此外,软体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如果需要对某个局部做功能性替换,把局部单元切断,并换上另一个可满足要求的单元,机器人就可实现自愈合,并重新恢复能力。
据悉,这种材料可用在航天、生物医学、柔性电子等众多领域,若结合 4D 打印技术,则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外太空执行抓取任务时,这种远程非接触的光驱动机器人就会非常灵巧。 不过本次研究也有待优化的地方,比如材料在循环愈合十次之后,材料强度下降较为明显。目前,她和团队也正在寻找提高自愈合性的策略。
▍一名科研女性的 “迁徙”:从中部到东北再到江南
本硕博期间,杨丽丽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甚至博后研究也是在哈工大,后来干脆留在母校干了三年半的副教授。 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原因来到上海,她大概还在哈工大。除去中间两年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从 17 岁考入哈工大,到做完博后研究、又留校任教,这位不到四十岁的山东女子,竟有整整 15 个年头留给了东北。 材料,是她从本科至今从未更换的方向,也是她将会一直从事的领域。从中国到美国,从东北到上海,她依然初心不改,目前在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复材系担任副教授。 作为两位孩子母亲的“妈妈型科研人”,她一直把自己和孩子以及学生的关系定性为“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她认为照顾孩子的重点不在于监督,培养学生的重点也不在于督促,而在于一起经历思考的过程,以及一起感受科学的乐趣。 在她的排序中,个人提升是她最看重的。正如导演贾玲就电影《你好李焕英》所说的,“妈妈不仅仅是妈妈,她首先是她自己”。 她能做的就是,在家带领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爱,在学校带领学生们踏踏实实学习知识、学会思考、物以致用。当自己变得更好,孩子和学生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成长。
责任编辑: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