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传扬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近代民族棉纺织工业始于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势力无暇东顾,国外进口的纺织品数量锐减,国内棉纱、棉布等纺织品走俏,市场价格的提升,促使许多商人、富贾纷纷投资高利润的棉纺织业。山东纺织品商标画是老商标收藏主要的品类之一。
山东的传统手工纺织业历史悠久,“小布”、“丈五弦子”等土纺土织的“土布”物美价廉。清末民初,国外先进的纺织技术得以引进,改良之风大大促进了中国北方纺织业的发展,山东成为远近闻名的纺织品产销集散地,图文并茂的各样棉纱商标、布匹“机头标”等也随之流播四方。天津官办直隶模范纱厂1915年建成投产后,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已拥有华新、裕元、恒源、裕大、宝成、北洋等大型纺织公司,上海也不乏永安、达丰、华安、万丰、天一、大公、鸿章、震丰等厂商,成为中国重要的纺织和印染基地,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的老商标遗存。
在天津,有正丰印染厂的“苏武牧羊”、恒源纺织公司的“八仙”、长兴成记的(周敦颐)“爱莲”、裕大纺织公司的“八马”等。在上海,有永安纺织公司的“金城”、达丰染织厂的“一品图”(韩湘子)、美丰染织厂的“自强图”等。在山东,有泰记厂的“富贵花”、忠兴堂的“双童鹿”等商标美图,不胜枚举。雅俗共赏的纺织品包装标签,其文化亲和力与认同感在营销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它依托着“衣食住行”中的首要地位,风行大江南北。众多纺织品商标的形式或横或竖,大体以16开为主,后来的彩色印刷水准已令人耳目一新。重要的是,商标图画广泛以中华文化、历史故事、民族艺术、民俗民风、吉祥图案为内容,洞开工商业文化之门,为人喜闻乐见,从一定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起到了积极作用。一纸布标本无特别的价值,然而有爱不释手的百姓将其装入精致的红木镜框中,挂于厅堂,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五四”、“五卅”运动、“九 一八”事变以来,发展民族工业,提倡国货成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工商业者发自心底的呼声。这一时期正蓬勃发展的南北棉纺织业率先垂范,商标图案设计坚持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又纷纷标明“推行国货”、“爱国布”、“爱用国货,勿忘国耻”等口号。有的甚至在大大的商标上绘国人肖像,注册为“中国人牌”。一团毛线,其包装只是寸余宽的纸圈,但天津人却在上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抵羊(洋)”故事。1931年,天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投产后,以“国人用国货”为号召,抓住国人抵制日货的爱国心理,决定与日商竞争,推出了双羊相抵的“抵洋牌”毛线,印有抵羊图案的包装、标签令日本人坐卧不宁,后虽经演化为“抵羊牌” ,但一语双关之意早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