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设计的现代化(2)
然而,如何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依然是摆在现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也许像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现代审美理念与社会环境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元素和更趋“多元化”的选择,但同时也对现代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符号,并且可以通过熟练的技巧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与时代感的作品。因此,现代标志已不能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具有某种“风格”或“形式”的图形符号,它应是一种凝聚当代精神,融合文化气质的精美艺术品;一种可供人们反复回味、独具深意的视觉形象。
回首百年,中国商标设计走过了漫长的探索之路。诚然,现代标志设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有尚需探讨、改进之处,但是,我们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创造切合企业要求,具有个性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不再是多种信息的简单诠释,也不再是对某一图形或符号的重复性再现,而是另一种决然不同的“符号”—不仅具有简洁优美的外形,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传达信息的同时给人以艺术化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它体现出的是人们对传统形象逐渐深化的理解过程,是一种通过人为手法对传统文化不断筛选、修正和延续的本能需要。因此,也可以说,具有传统形态或符号的标志本身也成为另一种新“符号”,它是传统的又一种再生形式,同时又因意义的变化而具有了新的内涵,起着连接过去与现代的功用。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标志都要具有传统寓意,都要采用传统符号,但是,在人类不断创造符号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符号都具有延续的意义,只是某些表现鲜明某些表现模糊罢了,而这种对意义的不懈追求也正是人们研究符号的初衷。也许,人们习惯创造符号,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追寻一种尽可能保持原样的“安全感”,设计者追求的不仅仅是当它作为媒介时所应具有的可识别性,还有一种心理上的普遍认同——一在保留原有母题的基础上,我们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连贯,正是在这种熟悉的符号体系中,设计师与受众符号享有者与符号接受者之间架起了一道隐秘的“桥梁(马克思?本泽,伊丽莎白?瓦尔特,1992)”。而设计本身也不再是某种特定的偶发行为,它具有了更为复杂、宽泛的含义,其中蕴含的每一个细微过程(甚至设计的整体过程)都将成为人们剖析、探究的对象。因此,一个优秀的标志除了需要具备指示性(功能性)、审美性(易识别的简洁美、图形的造型美、意和形的综合美)等基本功能外,还应给人以审美上的愉悦—也就是欣赏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的快感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游戏”的乐趣。身为设计师,他不仅是要创造出功能、审美相统一的新物品、新形象,还须在现实的存在中使某些符号获得“生命”的延续,最终使之成为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