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品牌起源于乾隆38年(1773年)的苏州,为苏式糕点,有沈树百在苏州稻香村创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 />
“稻香村”商标纠纷案基本案情
315422" target="_blank">稻香村品牌起源于乾隆38年(1773年)的苏州,为苏式糕点,有沈树百在苏州稻香村创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毛笔手写体的“稻香村”字号和招牌至今用在店招、门头和产品包装上。②光绪21年(1895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伙计来到北京,利用自己拥有的稻香村糕点的制作绝技,在北京前门观音寺开设“稻香村南货店”,从此,南派稻香村糕点手艺开始传入北京,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北京著名的糕点品牌。上世纪20年代前后,稻香村糕点手艺开始陆续传入其他很多地方。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苏州稻香村、北京稻香村,以及其他地方的稻香村都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中国老字号,“稻香村”开启重振之路。“苏稻”于 1979年1月9日在“糕点”等商品上申请注册了第119600号“禾”商标。1980年12月22日更名为苏州糕点厂,后又更名为苏州稻香村食品厂。1983年,苏州稻香村“枣泥麻饼” 糕点就被评为商业系统名特产品,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优质食品”。2002年,稻香村“苏式百果月饼”被评为“2002我最喜爱的月饼”。1999年,2006年,苏州稻香村食品厂在糕点商品上被贸易部、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北稻”于 1984年1月22日成立北京稻香村南味食品店,注册地为北新桥,主营业务包括制造饮料、保健食品、肉制品及副产品、速冻食品、蜜饯、糖果、冰激淋、米粉、烟零售等。1994年组建为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 1997年主营业务变更增加“加工糕点”。2005年10月改制后成立北京稻香村公司。2005年之前, “苏稻”面向的主要是南方市场,而“北稻”则主要面向北京市场,两家稻香村的市场之间并无太多交叉,因此,两家稻香村彼此相安无事。
“苏稻”和“北稻”虽然都建立在百年老字号的基础上,都有着较长的历史传承,他们并不是最早注册“稻香村”的厂家。在早期,“苏稻” 申请注册了第119600号“禾”商标;“北稻”在糕点月饼上申请注册“三禾”商标。1983年,河北保定稻香村食品厂(以下简称“保稻”)注册了糕点类别的“稻香村”,最早注册了“稻香村”商标,成为改革开放以后糕点类“稻香村”注册商标的合法所有人。保定稻香村食品厂于1994年经过改制成立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业总公司,2002年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濒临破产。后来,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业总公司和北京新亚食品技术开发公司,通过以“商标入股”的形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保定稻香村新亚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4月,保定稻香村、北京新亚趣香食品有限公司与苏州稻香村食品厂共同成立苏州稻香村。2004年11月,保定稻香村通过商标转让协议,将“稻香村”注册商标以5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苏州稻香村,自此,苏州稻香村成为了“稻香村”注册商标的合法所有人。2006年7月,“苏稻”结合历史老店门头及历史老包装“稻香村”文字字体、清末流行的扇面等,在此前圆形基础注册商标核定使用范围内申请注册扇形商标。2009年5月,商标局经过初步审定,初步核定该扇形商标使用在“糕点、面包、饼干”等商品上,初步审定号为5485873。公告期内,“北稻”对该初步核定商标提出异议,理由为被异议商标与其1997年5月注册在第3007群组“汤圆、馅饼、粽子”等商品上的第1011610号(简称文字商标)构成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此后,“苏稻”和“北稻”围绕这起“争议近似商标事件”你来我往,将官司从商标局、商评委、北京市一中院、北京市高院,一路打到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驳回了“苏稻”的再审申请。“北稻”于2016年3月底召开媒体沟通会,称已向法院起诉控告“苏稻”商标侵权,要求苏稻“停止侵犯商标专用权和针对北京稻香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而“苏稻”也于2016年4月召开媒体沟通会,强调自己才是“稻香村”品牌的真正源头,也是糕点食品类“稻香村”商标的唯一持有者,曾经授权北稻使用“稻香村”商标。“苏稻”宣布,将对“北稻”在第30大类上的稻香村商标及北京稻香村商标全面提出商标无效申请。①因此,“苏稻”和“北稻”的商标纠纷不但没有因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裁定结论而尘埃落定,而且在2016后进一步升温。下面以“稻香村”商标纠纷案为例,从基础商标延伸注册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论证 “苏稻”在其圆形基础商标基础上延伸注册在后扇形商标的的正当性、合理性,探究基础商标延伸注册的正当性及其能获得成功注册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