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扎堆”首发背后,中日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
来源:动感日本
在中日经贸的“循环体系”中,知识产权保护是“隐秘”却关键的一环。在本届进博会上,“日企军团”带去了大量“首秀”的尖端技术和创新产品,如何保护这些新鲜出炉的“黑科技”不受侵权?展会期间遇到专利疑问或纠纷怎么解决?从进博会这个平台出发,如何观察近年中日经贸往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博会创新成果“首秀”,离不开这把“保护伞”
本届进博会期间,将有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作为进博会上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日本企业今年也拿出了许多“硬核”产品。如日立准备了全球首发的新型液压挖掘机,富士胶片也带来了电子支气管镜、移动式数字X线摄影系统等“尖货”。
记者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官网获悉,本届进博会汲取往届经验,继续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投诉机构,接受和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提供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咨询;网站上也列出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供咨询人参考。此外,上海市版权局、公安局和律协等机构,也从执法、法律支持等各领域,为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护航。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昕近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展会是一个重要的维权场所,也是发现侵权的场所。从往届的情况看,进博会在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上实现了“零投诉”,说明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多,而从展示技术的一方来看,企业自身也做好了防护措施。重视保护外商知识产权,中国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赴华投资兴业的关键一环,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方曾在首届进博会上表态,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两年过去,中国如何兑现承诺,采取了哪些举措?
从立法层面来看,2019年1月1日,中国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揭牌成立,成为世界范围内首个在最高法院层面设立的专门化知识产权审判机构;2020年1月1日,中国外商投资法开始实施,配套条例中明确,平等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
从事中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业界人士对记者透露,日本方面对今年10月中国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颇为关注。此次修法,中国立法机构新增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提高至500万元人民币。此前,曾有企业面临赢得官司,但所获赔偿却杯水车薪的“烦恼”,新修订的法律释出了中国解决相关问题的积极姿态和信号。日企进军中国市场,专利保护应“尽早行动”
进博会提供了一个集中验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果”的契机和窗口。作为拥有中日两国专利代理人资格、长期深耕该领域的行业专家,刘昕表示,与日本及欧美等国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起步较晚,客观来看,目前在公众意识、地方执法等层面仍存不足。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近20年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步改善,法治环境也在不断与世界接轨。
“许多原来在美国、日本受保护,但中国不受保护的课题和技术,现在都全程保护了。这种情况也和中国自己的技术实力提高、市场扩大有关,作为一个技术上经济上更有实力的国家,自信心会更强一些。”刘昕说。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引发的日企“撤离中国”的声音,刘昕表示这种说法其实属于“老调常谈”,但从企业层面来看,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也没有从业内感受到这种迹象,“企业的行为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实际上在中国的日企越来越多,其他国家不是不想去,但基础设施没有中国好,产业门类没有这么多,产业基础没有这么好。”
随着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相应地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
对此,刘昕表示,企业在华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开展业务,日本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很多是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比如材料、汽车、医药、机器人等。不过,那些没有最尖端产业优势的日本中小型企业,进入中国时一样要把自己有特点的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尽可能早点行动,“这是什么时候都有用的一个策略,也是一本万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