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企业文化存在的前提
宝冶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
概括地说,是源于攀枝花、发展于武钢、成熟于宝钢。
当初,宝冶人是在“三块石头支口锅,芦棚搭在山窝窝”的艰苦条件中,建成了美国专家认为不可想象的奇迹工程――攀枝花钢铁基地;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形势下,建设了我国当时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武钢17米热轧工程;在改革开放后,参与了世界瞩目的宝钢建设…正是这些历史条件,锻造出宝冶人的五种精神,即敢打硬仗,每战必胜的拼搏精神;藐视困难,勇于攻克技术难关的攀登精神;自觉牺牲局部利益为整体利益奉献的精神;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的团结协作精神;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的主人翁精神。
精神是企业文化存在的一种前提,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核心。
宝冶人的五种精神不仅是宝冶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宝冶对这五种精神进行了提炼,总结为“团结、奉献、求实、创新”8个字。
1.团结
与其他企业不一样,宝冶的员工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还来自不同行业,既有从部队转业的、从农村招工的,也有城里的,这么复杂的人员构成,加上施工点遍布全国100多处。要实现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发挥整体优势,“团结”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2.奉献
如果说,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宝冶人不讲条件地完成好国家给予的建设任务是一种奉献的话,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奉献”则主要体现在奉献企业、奉献业主、奉献社会上。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工期。施工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为业主服务。而对于业主来讲,工期提前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因此,现在业主对于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按照正常的建设速度要3年,而业主要求2年半,宝冶人只有通过拼人力、拼设备来抢工期,有时候为了保证工期,往往不惜工本,结果虽然造成公司成本增加、企业利益受损失,但工期的提前,受益的是业主,与宝冶人无关,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对业主的奉献精神。为了赶工期,宝冶的工人和现场指挥的管理人员加班加点是常事,而且付出了超额的劳动却未必能获得等比的收入,这些都是企业员工为企业作出的一种“奉献”。
3.求实
不管社会如何动荡,宝冶人始终以务实的态度,认定要脚踏实地干好工作,把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作为根本。
4.创新
首先是在工程上的创新,宝冶干的大多是高、大、难、新的工程,总要面对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如宝冶建设的宝钢4个高炉,其技术一个比一个先进,都代表当时国际的领先水平。特别是4号炉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都是靠宝冶自己的技术、管理去弥补靠着他们的创新精神完成的。其次是观念上的创新,以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宝冶现在是冶金建设行业中第一家转制试点企业,原先有8万人,如今通过正常退休、分流等改革措施,目前只剩下5000多人,企业冗员减少了,市场竞争力也有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