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创立绿宝牌商标的不平凡经历
这里要谈的“绿宝”牌商标的创立者名叫汤蒂因,是一位40年代国内工商界知名度很高的女性。从她早期艰难创业的过程,就能完全印证她创立“绿宝”牌商标的极不平凡的经历。
20世纪30年代初,在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南京路上,大量日用洋货,包括各类文具产品等,因其过硬的产品质量、新颖独特的造型、精致美观的外包装等优势,而独领风骚。在文化用品市场上,当时上海市场上流行的洋货金笔有美国的“派克”、“康克令”、“犀飞利”、“华脱门”等世界名牌。40年代之后,国内金笔行业曾被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有所改观。特别是在上海金笔市场上,一大批国货名牌金笔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起来。尤其以上海的关勒铭自来水笔股份有限公司的“关勒铭”牌,华孚金笔厂的“新生”牌、“华孚”牌,金星自来水笔制造厂的“金星”牌,大同自来水笔厂的“英雄”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金笔品牌迅速崛起。当时上海金笔市场上,真可谓强手如林。由汤蒂因女士创立的一家小小的上海绿宝金笔制造厂和所使用的“绿宝”牌产品商标,要想在40年代中国金笔生产和金笔名牌最集中的上海,站稳脚跟,并谋求较大发展,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从小就不服输的汤蒂因,硬是在名牌云集、高手林立的上海,不但求得一席发展之地,最后还兼并了天鹅、博文等数家同行金笔制造厂。
早年,因汤蒂因女士的父亲误人歧途,而使一个原先较为富有的家庭一落千丈。在一度缺少日常经济来源的贫困之中,无可奈何的汤蒂因只能外出谋生。1930年10月,年仅14岁的汤蒂因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上海四大文具销售企业之一的益新教育用品社,做了一名文具商店的店员,主要以销售金笔等为主。在当学徒期间,由于她聪明好学,刻苦钻研金笔等销售的业务,在一年之后就当上了门市部主任,不久,又兼任进货部主任。后来益新教育用品社老板提出想娶她做自己小老婆的非分要求,她严词拒绝。1932年,16岁的汤蒂因经与母亲、哥哥等家人商议,毅然决定辞去条件优越、薪水较高的益新教育用品社工作,自己创办上海现代物品社,并自任经理。这在当时整个上海文具销售行业中,与她同等年龄、性别而具有如此出色才干和工作经历的,几乎很难再找到第二位。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同年8月13日上海沦陷。由于当时汤蒂因经销金笔等文具的店面位于上海南市城隍庙商业地区内,不断受到日军的炮火轰炸,无奈之下,她决定到外地去闯一闯。经朋友推荐,她前往远离日军炮火的西南昆明谋求继续发展。
1938年6月,上海现代物品社昆明分店在友人的帮助下顺利开业。但之后抗日战火又燃烧到昆明。1941年,经过在昆明3年的惨淡经营,汤蒂因决定还是返沪,在上海重新开店。由于战时交通受阻,金笔等文具进货渠道不畅。另外,金笔等进货要看制笔厂老板的脸色,且经常要求助于别人。于是汤蒂因想,自己是否也能开办一家金笔制造厂。而开设金笔生产厂,首先自己要有厂房、生产设备、产品原料等。她经过合计,这确实要投入一笔巨款。但在初创时期,开厂不但资金投入大,市场风险也高,而当时她一时间也根本无法筹集到那么多资金。没有前期巨资的投入,难道就不能生产吗?她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先采用“借鸡生蛋”的办法,即与其自己生产金笔,还不如找一家金笔制造厂代为生产,即委托别人定牌代为加工。
经过几个月与上海多家金笔制造厂商谈后,1944年春节期间,她最终与上海吉士自来水笔厂洽谈成功,由该厂代为定牌生产金笔。当时她除了严格要求并监督产品质量外,还要求生产厂家在每一支金笔笔夹上,嵌入“绿宝”英文字母“green spot”和商标图样。而生产的全部产品,由她全权负责市场销售。
经过汤蒂因一番努力,“绿宝”牌金笔一支支、一批批地销售出去了,并获利不少。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内金笔市场的销售形势逐渐好转。当时年仅29岁的汤蒂因,审时度势,决定自己创办金笔制造厂,并同时决定正式使用“绿宝”两字,作为自己的工厂和商标名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汤蒂因当时怎么会想到要使用一个看似没有什么内含的“绿宝”作为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商标名称的?据有关史料介绍,当时汤蒂因取名“绿宝”商标名称,绝对不是随意取的一个名称,其中确实有着一段人们不知内情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