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忘国耻在研制的手纺机上使用七七牌商标
1937年7月7日北京“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抗战进入全面爆发阶段。穆先生积极投身抗日爱国运动,并亲自赶赴河北承德抗日前线,慰问抗日官兵。在抗战最为困难时刻,特别是中国棉纺织工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他毅然出任全国农产促进委员会主任,主持后方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推广事业。他多次组织各类专家,亲自主持并参与研制了大量战时非常适应的纺织机械,对推进后方生产,大力支援抗战前线,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1.为不忘“七七”事变,使用“七七”牌手纺机商标
据有关史料介绍,穆先生在抗战任职期间,为国家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研制并推广“七七”牌手纺机,为广大民众解决了Et益紧迫的穿衣生活问题。
因为抗战爆发后,国内棉纺织业损失巨大,绝大多数民族棉纺织企业均先后被El军侵占,国内城乡市场上一度出现棉花荒、棉纱荒,原有的棉布供应几乎中断。这一事关国人生存的重大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影响爱国将士和广大民众的抗日救国运动。穆先生为了解决这一突发难题,他自己想办法,并利用早年在美国学习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出自己发展手工纺织业。1938年6月,穆先生决定邀请国内棉纺专家,一起收集国内各种土纺机资料,自己设计图纸,试制机械部件,终于在短时间研制成功非常实用手摇纺机。他还将“卢沟桥事变”之日即1937年的7月7日抗战爆发之日的“七七”,作为手纺机的产品商标名称,以示国人永远不要忘记被日寇侵略之时。
2.为支援抗战第一线,将“七七”牌手纺机引进边区,支援生产
穆先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手工纺织业也非常关心。1939年8月,他用部分资金在陕甘宁边区的保安、神府、庆阳3县,设立纺织工厂3家,投入各种“七七”牌手纺机105架,手纺纱车60架,一次可容330人进行生产。之后,他又在延东、延长、延川等县,设立手纺合作社114所,招收生产人员967人,投入棉纱、棉布生产。
另外,他还向陕甘宁边区政府捐献巨款,支援抗战事业。为此,1939年9月5日,延安地区报纸《新中华报》曾发表文章称赞道:“全国闻名之工商巨子穆藕初先生,特慷慨捐款我生产补助费五万三千元,现已先行汇来两万元。此种关心生产事业,帮助边区克服困难,开发西北之精神,实可敬可佩。”穆先生在国难之时,为民解困,为抗日救国,毅然将大量资金和“七七”牌手纺机引入陕甘宁边区,大力支援边区生产建设,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自己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