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事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运用能力,合理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武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日益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短短几十年间,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面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导向作用仍然不强,科研与生产仍然存在脱节的现象;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低,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尤为缺乏;优势领域知识产权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应用,流失比较严重;知识产权维权的成本过高,侵权现象比较严重;知识产权交易秩序尚不规范,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企业知识产权竞争能力总体不强,在知识产权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文化尚未完全形成,知识产权专门人才较为缺乏,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发展滞后等。①

    以知识产权的数量为例,虽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的申请、登记、注册、授权量快速增长,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技术含量有待提升。从总体看,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偏少,大多是改进性发明,缺少基础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的产业发展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据统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左右,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拥有自己商标的企业仅为40%,且驰名商标很少。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没有创造,有知识没有产权的状况。②相比之下,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增长很快,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创新空间被挤压。

    从专利申请的构成来看,发明专利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专利,但是截至2010年7月,国内累计受理的专利申请中仅有23.66%为发明专利。近年来我国累计受理国外专利申请9896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所占的比重高达86.57%。仅日本一个国家的申请量就达到356464件,美国为238760件。再以职务发明专利的授权为例,尽管近年来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逐年上升(详见下表),但是国外企业在我国的授权量始终占到半数以上。2009年,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113687件,其中国外授权量为61422件,所占比重为54.03%。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仍然为跨国公司所垄断。从专利的有效性来看,目前国内的有效发明专利累计数为199198件,而国外在我国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为269919件。



    对外专利申请标志着各国参与全球技术竞争、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能力,没有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就将丧失对外贸易合作的主动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大飞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9年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由2008年的8.9%提高到9.6%,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与此同时,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国内对外专利申请增长迅速。据统计,2009年全球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申请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了4.5%,而我国PCT申请量实现逆势增长,增幅达到30%,全年共申请7946件,跃居世界第五位。

    尽管我国PCT国际申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劣势仍然比较明显,技术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明创造的国际化率低。通常,一个国家提出PCT申请的比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专利的国际竞争力。2009年,美国本国居民的PCT申请产出比①为1:6,日本为1:11,韩国为「17,而我国高达1:30,说明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虽然持续增长,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明创造的产出效率偏低。二是专利转让和许可的比例不高。申请国外专利除了能够保护其出口产品外,还可以通过转让或许可来获利,但是我国PCT申请人向国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比例不到16%。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4亿美元,进口111亿美元,逆差107亿美元。这说明我国创新主体在利用国际专利制度参与全球技术竞争、在国际技术市场形成竞争优势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三是专利布局的有效性不足。企业要想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必须加强在海外市场的专利保护,提高PCT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构建从外围到核心的国际专利技术布局,但是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影响了海外市场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申请人在国外遇到过知识产权纠纷或调查。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虽然是“知识产权大国”,但并非“知识产权强国”。在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的形势下,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更加巨大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和争端越来越多,挑战更加严峻。

    近年来,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巩固和扩大其知识产权优势。由于国家之间的科技经济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在较长时期内将持续存在,知识产权不平衡的状况可能进一步加剧,知识产权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增加,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因素、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同时进入了深化合作期和摩擦多发期,尤其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出口贸易频频受阻,一些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代工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所有这些,都说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刻不容缓。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例如:促使中介机构加快转型,开展高质量专利代理服务和研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配套服务;挖掘国外濒临破产或技术转型的企业,通过低成本收购其企业、专利技术、研发团队等模式,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依靠国家政策的指导,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速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激活沉睡专利;等等。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把握我国经济、科技、贸易等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知识产权形势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的能力,使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把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事业推向前进。


    上一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未披露过的信息的保护
    下一篇:知识产权政策及其评估工作亟待完善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事业面临的挑战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