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走直线吗?
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
但往往,我们寻找的,并不一定是那条最短的路。譬如送女友归家的路。再譬如,职业发展之路。
对于前者,聪明的男生可能会选择一条兜兜转转迂回的路线,尽量留住那份相处时光的美好。那么对于后者,聪明”的HR应该如何选择呢?
以笔者所在的呼叫中心行业为例,员工职业发展机会似乎并不算多,但情况到底有多严重?这条路究竟该如何走呢?让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1、75%动力来自成长机会,但成长机会却只有2-3%
解读:调研发现,75%员工的初始动力来自于组织给予的成长机会,这与员工投入度、活力、奉献和专注度强关联。然而,受呼叫中心行业属性影响,员工岗位成长机会少、晋升发展路径短,上升空间相对较少。
对于岗位成长来说,一般客服代表能明显感受到最实在发展路径是由客服代表到班组长,最后晋升到后台或主管。该发展路径不但距离短,容易触及职场天花板”,且晋升机会低,难度大。例如,1000人的呼叫中心团队通常班组长不足百人,而且班组长中每年可连任者超过60%,因此一线客服代表晋升成为基层管理人员的机会仅2%-3%,而进一步成为后台/主管的几率更小。
显然,单纯依靠这样两种发展路径,显然是不能有效满足员工的成长需求。
2、回访发现,近1/3的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是发展前景不明朗
解读:为了印证前一组数据所得到的结论,我们对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探究。在网络上搜索员工离职原因”这几个字,往往会出现马云经典的那段钱没给够,心受委屈了”的离职二因论。然而在笔者所在企业对离职人员回访中发现,更容易引发呼叫中心人员离职的原因是个人发展的空间不够”,占比达到30%。这与前一组数据中大部分员工动力来自成长机会的现象不谋而合。可想而知,当缺乏这种动力成因时,员工常因找不到方向与出口,在工作中选择怠慢、拖沓、大大影响工作效率,直到最终递上离职申请单。
这时,问题就来了,到底呼叫中心的职业发展路径该如何设计?
省力省时的Z字型路线
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原本看起来上不去的大坡,如果能够循着仄线曲折前行,则只要加把劲都基本能顺利上去;而且每向上前进一个坡度,都会特别有成就感:因为原本就没想过能上去嘛。
那么,在呼叫中心员工的职业发展的大坡上,既然沿着直线登顶成了奢侈,那么,能否像设计自行车上坡线路一样,设计职业发展路线呢?答案是肯定的。具体如何来做呢?
一、技能间用价值切割路径,化整为零
从客服代表做到班长很难,但是这两者之间真的是空白地带吗?仔细研究会发现,在呼叫中心,事实上客服代表岗位本身是有价值细分的,关键词:技能。不同的技能组别服务的客户不同,岗位的价值也就不同,在量化薪酬体系下的服务单价也就不同。有差异的地方,就有了造梦的空间。因此,我们结合运营需求将技能导向纳入发展梯队,按技能复杂程度形成岗位选拔的流向,并逐类增加非薪酬激励。
这样一来形成双赢:对于员工来说,发展机会看起来一下子多了几倍;对企业来说,员工也不再是只唯管理岗位”是图了,而是更加关注技能本身价值的提升,同时借助技能流向也形成了人员储备梯队。
在笔者所在中心,岗位选拔流动路径如下:
二、技能内用业绩说话,快速升值”
在呼叫中心,员工生产的产品是服务。同一个岗位,熟手与新手提供的服务品质不一样,努力的新手和敷衍的新手给予客户的感知也不一样。对于这些不一样”,企业决不能忽略,必须得有一杆尺子来衡量,才能得人心。
但有尺子还不够,还必须要考虑到度量的周期。
由于技能岗位的空缺往往靠人员自然流失才能产生,因此,技能常有,而空缺位置却并不常有。常说90后的一代都是网络原住民,适应短平快”的生活节奏,对于岗位成长需求也不例外。然而,撇开岗位发展2-3%的机会不说,即使是每年50%的晋升机会,对于一个客服代表来说可能都是需要1-2年才能获得,而客服代表的平均工龄才2年,这意味着,可能还没熬”到晋升的机会,就会因遥遥无期的
梦”难实现而选择了离开。
为此,我们选取个人业绩+行为表现作为技能内成长考评指标,同时缩短成长周期,按季度客观评估员工价值。其中个人得分考察员工各项服务结果指标,包括满意度、质量、效率等;行为得分则是考察员工在业务考试、考勤、团队精神等中间过程行为,确保过程可控。而不同得分的员工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星级评定,实施选拔时,同一技能内优先选拔高星级员工,同时设立奖励超市,根据评定星级提供基金、培训、排班等多样化激励方案,供员工进行选择。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就这样,凭借岗位价值的差异和员工业绩的差异这两点不同,我们设计直路曲走”的Z字形职业发展路径。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的未来变得更加省时省力,具体明确、可以衡量、目标相关、周期较短;最重要的是,不会太难。原本高不可攀的职业发展目标,变得清晰可达,完全符合目标设定SMART原则。
对企业来说,实际上是把公司的战略经营目标真正细化、拆解到了员工职位发展导向中去了,员工的日常行为、努力方向会更加贴合公司的目标导向,加上激励资源的有效刺激,使得企业上心一心,更容易走向成功。
伴随着中国梦的逐渐深入人心,梦想这个词成为新的励志旗帜。特别当90后的一代,选择了呼叫中心行业,不应成为不再有梦的一代。在当前用工环境下,国企体制下的呼叫中心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员工发展的道路,为员工筑梦。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作者单位为广东移动客户服务(广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