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设或者开始建设各自的数据仓库系统,期望能够将分散在已有各种会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资金系统、信贷系统和信用卡等系统中大量、完整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全行范围内数据的单一视图,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绩效考核分析、风险管理等应用,真正发挥数据的作用,为银行创造新的价值。
本文将从建设数据仓库系统的目标出发,结合实施数据仓库系统的经验,对应保留的各种客户信息进行分类说明,主要包括:
(一)基本信息
主要记录客户的一些静态信息,能够为银行提供最基本的客户轮廓分析,是实现客户细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后续进行的各种复杂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如风险管理、目标营销等)。这部分信息又主要分为四种:
1. 人口统计学信息
银行的客户主要包括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两类,他们之间可能有一些共同的属性,包括名称、状态、创建机构、创建时间等,但是由于各自的性质不同,个人客户还需要记录性别、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学历、职业等信息,企业客户则需要存储行业、经济性质、法律类型、企业规模等重要信息。
2. 接触联系信息
银行要和客户进行各种往来,就需要采集客户的各种联络信息,比如住址(家庭地址、通信地址、单位地址等)、电话(住宅电话、办公电话、BP号、手机、紧急联络电话等)、电子邮箱、网址等。
这些信息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进行客户细分的一种途径(如居住地是富人区的客户通常具有同类的喜好,具有同样住宅电话的几个客户之间可能存在家庭关系),同时也是将来银行提供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支持(如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提供余额变动提醒服务),尽管目前各银行这部分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而且质量不一定很好,但的确是客户基本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注册、鉴别信息
银行在为客户开立客户号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处理流程就是利用一些可以唯一标识客户的鉴别信息来识别客户,并为其分配唯一客户号。对于个人客户来说,可能是身份证、护照、军官证、士兵证、回乡证、户口簿、个人驾驶证等,而企业客户则需要记录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技术监督局代码、企业法人证书代码等重要信息。
在数据仓库系统中保留此类信息,可以帮助银行很方便地识别客户,同时便于快速识别有过“黑名单”和其他不良记录的客户,有效控制风险。
(二)信用状况
银行要实现对客户的全面分析,除了静态的基本信息以外,很重要的还应该包括和客户信用相关的信息,比如:
1. 信用评分/评级
每家银行可能都会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和本行有信贷往来的客户进行评分评级,同时会指定相关人员和部门在指定的周期内进行回顾,最大程度地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因此数据仓库中应该把这类重要的、数据质量好的信息保存下来。
此外,银行可能为实现全面的客户评价,会利用不同的渠道采集到客户的一些外部评级信息,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在权威评级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的信用记录。将来随着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银行还可能会采集到一些来自社会评估机构的信用信息,这些也都应该保存在数据仓库系统中。
2. 财务信息
进行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评价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因为这是一个能够直接影响客户偿还能力、从而导致银行资金流和资产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基于财务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数据仓库系统应该要采用一种灵活的方式存放可能采集到的各种不同的财务信息。
3. 资产信息
客户申请抵押贷款时,银行往往要求客户提供一些拥有资产的证明,同时在发放贷款时加大抵押的力度,最大程度上保证在贷款发生违约时能够尽可能多地挽回损失。这些客户的资产资产信息包括所拥有的不动产(住宅、厂房、物业等)、流动资产(现金、证券等)、库存品、珠宝等各种高价值的资产。银行如果能够及时监控这些资产的价值变动,适当配合贷款利率的调整,不失为一种进行风险规避的有效手段。
4. 宏观信息
除了客户级别的这些和信用相关的信息以外,要实现全面分析,数据仓库系统中可能还需要根据一些特别的要求存放相关的宏观信息,比如“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境内有分公司的外商所在国家的经济情况”等,这些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都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参考信息。
(三)往来信息
如果说客户的静态基本信息采集是在某个时点或者某些时点就可以完成的,那对于银行来说更为重要、发生更为频繁的也是采集难度最大的就是客户和银行的各种往来信息了,如:
1. 购买产品、享受服务
客户会通过各种渠道或者基于自己的某种特殊需要,了解并购买银行的某种金融产品或者使用某种服务,如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有需要时进行支取;或者将短期暂时不会动用的大额资金存成定期获取高收益;在有大额支出需求时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同时还可以利用银行提供的各种服务手段和渠道进行股票、债券的买卖、各种费用的代缴等。
整个过程中,客户可能会向银行进行申请,然后双方讨价还价,就各种条款达成协议之后,签订一个正式的合同/协议(标明期限、利率、计息周期等),开立一个核算账户(记录开立日期、币种、余额、利息等)。数据仓库系统保存这些信息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客户对银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和使用度,如什么产品通常都被具有什么特征的客户所持有?持有A产品的客户往往还持有其他什么产品?下个月到期的人民币1年期定期存款有多少?具有什么特征的客户通常容易转成不动户?
2. 交易信息
客户开立了账户之后,就可以利用银行的各种渠道以及营业网点进行各种交易了,这种交易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在自助设备上进行普通的存取款交易(和账户有关,和钱有关),也可以是通过callcenter进行简单的咨询和投诉(和账户无关,和钱无关),客户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对某个账户的余额、交易进行查询(和账户有关,和钱无关),当然,客户拿着现金在柜台进行的外汇买卖也属于(和账户无关,和钱有关)要记录的交易信息的一部分。
3. 市场营销
银行和客户往来最为密切的交易要属市场营销行为。银行是如何定义和规划一个营销事件?客户是否参与到某个市场营销活动中?他在整个活动周期内的表现如何?
传统的营销模式都是进行“大众营销”,现在的市场部分就可以综合利用数据仓库系统记录的各种信息为营销活动提供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目标营销”的客户清单,有效提高市场营销的反馈率,降低营销成本。
(四)其他信息
1. 客户关联
客户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对于银行来说,是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信息,比如信用卡附属卡的申请人和持卡人,贷款的联合申请人、大额贷款的担保人等。对于企业来说,集团客户、业务往来频繁的企业(经常有转帐交易发生的两个企业客户)以及主管企业和下属企业之间的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银行进行各种复杂的关联分析,也可以在某企业信用状况恶化或发生违约的概率变大时及时监控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减少银行的各种损失。这些信息同时还可以帮助银行利用交易数据进行反洗钱的侦测。
2. 分组/分类
银行出于内部管理的各种需要,如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总是希望能够基于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组和分类,当然在不同时期这些标准和客户所属的分组都会不一样,数据仓库系统应该保存这些分组/分类的历史信息,了解客户的发展趋势。
3. 总帐/财务数据
银行的总帐/财务数据虽然不是和客户直接相关,但进行客户盈利分析时,必然会需要一些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成本分摊”等计算就需要总帐中相关的成本数据。因此数据仓库系统为实现全面的客户分析,应保存此类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信息的保存应尽量简单,不要期望能够替代或者覆盖功能丰富的财务分析系统,需要明确的是,财务/总帐数据的选择和存储是为了在数据仓库系统中进行客户分析、风险管理、绩效考核。
总结:
一个设计良好和全面的数据仓库系统应该采用一种有效的数据组织方式存储上述这些重要的信息,并清晰地表达相互之间的关系,准确反映业务应有的规则,真正帮助银行发掘数据的价值,达到信息的有效使用,提供实现各种分析应用的数据支持,为银行创造价值。
通信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