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软件外包是软件产业的生产与贸易业务之一,已经成为国际软件市场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全球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以上。 CNSPHOTO提供。日前,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和外资司司长李志群均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服务外包业面临着一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作为我国服务外包的主导产业,软件外包业有望在这个经济严冬演一场绝地反击战。
危机:金融风暴下的扩张之痛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部分工作,企业则将资源集中在最能产生价值的核心领域。服务外包也是继制造业之后,全球出现的以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研发环节转移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趋势,其中尤其以IT软件外包服务业为代表。
目前,服务外包已成为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球一千强企业中,已有95%制定了离岸服务外包战略。据权威调查,去年全球范围内技术和相关服务的支出大约为1.7万亿美元,其中服务外包业务超过1.2万亿美元。
软件外包产业是全球服务外包转移的重点领域。我国的软件外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国际数据公司(IDG)发布分析报告认为,2007年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19.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2.4%。同时IDC预计,到2012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89.5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3%。
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快速扩张的软件外包产业一方面刺激了行业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也迫使众多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以廉价的服务蚕食低端市场。
去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实施等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趋势已经出现,而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令软件外包产业雪上加霜。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众多软件外包企业领航者们感到担忧。
海辉软件集团董事长孙振耀日前预测,中国现有的3000多家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在未来5年内,也许会变成30家。
“过去两三年,国内软件外包企业几乎是以一种爆炸式的方式增长,很多国内外包公司去谈客户时,对方还没想好是否做,就赶紧拿了过来,导致最终企业还需要再花大量时间去培育客户,大大增加了服务成本,根本无利润可言。”国内最大的民营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集团总裁王斌说出了行业之患。
而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对欧美外包业务的副总裁孙秀芳则更直接地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一批中小软件外包服务公司必然要死掉。”
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软件出口业的利润将降低0.7 个百分点。而自2005 年7 月至2008 年7月,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字显示,三年内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突破了20%。这对于作为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美元计价的软件服务外包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直接促使企业利润严重缩水。去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增长率从2006年的55%降低到40%。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软件外包市场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8%。
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正面临着生存的严冬。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行业的利润正在急剧缩减,另一方面,软件外包企业的增长速度却有增无减。虽然整个行业的总体实力在上升,但却不利于品牌的扶植。今年4月,在微软美国总部举办的“中国商务交流日”上,微软与中国本土外包合作伙伴对话时就曾谈到,中国有很强的软件外包实力,但因为缺乏品牌,让很多跨国公司发出外包业务时首先想到的是印度而不是中国。
然而,令国内众多软件外包企业缺失“底气”的远不止这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行业人才的匮乏。软件行业是一个对人才依赖性比较强的产业,当前,人才紧缺与人才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做大事,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合适和能干的人”,在业内,以“融人”理念而著称的王斌认为,整个软件外包产业对人才急剧渴求,“融人胜于融资”。
逆势:中国软件外包业亟待升级
一直以来,中国软件外包的主要市场是日本,而事实上,欧美等国家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外包市场。与全球软件外包老牌国家印度相比,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缺乏全球市场拓展能力,另外,业务模式和人才队伍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都造成了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障碍。
王斌认为,当前我国软件外包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升级在产业中的价值链,如何提供更高端的服务。另外,高端人才的短缺和缺乏信息安全法律一直是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高级项目管理人员的短缺使企业难以承接价值链高端的订单;与此同时,在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方面,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这也使企业丧失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另外,产权和股权交易机制的不完善也一定程度上放缓了中国企业扩充规模的脚步。
印度、爱尔兰、马来西亚等老牌软件外包产业国家历经数十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机制。仅印度一个国家,就占据着全球软件外包市场70%的份额。在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道路上,绝大多数行业拓荒者如华为、博彦科技等企业都曾深入印度学习,试图复制印度的成功模式,但最终却无一例外地无法直接将之成功之道“拿来”所用,这与两国不同的国情息息相关。
虽然产业面临重重危机,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从此衰落。事实上,此前在各类产业研讨会上,国家相关产业部门已发出信号,低迷的市场经济虽然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整体上讲,这也是一个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机遇。
微软是中国外包软件市场最大的离岸发包企业。目前,微软每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包量已经从1995年的几万美元急剧上升到2亿美元。就低迷的经济形势对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影响,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博士认为,经济的不景气令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更加“谨慎”,开始审视内部的问题,使得整个产业更注重效率和效益,加速了企业内部和行业的淘汰升级。另外,张亚勤表示,受经济压力的影响,国际众多软件企业开始把业务外包作为节省开支的重要手段。以微软为例,今后面向中国的外包业务将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加。因此,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来说,当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正如张亚勤对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看法,中国在软件外包所显示出的整体实力也已引起了印度的重视,并开始将中国视为头号对手。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而言,虽然起步迟、基础薄弱,但国内市场的IT服务需求量巨大,如何合理地释放国内需求,使之转化为外包服务,企业需要下功夫,同时国家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促使整个产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另外,服务外包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后起跑”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用创新的方式来发展,借鉴印度等国的发展趋势,“后来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也能走出有差异化的“中国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相比于印度等国家来说,中国受冲击程度远不如印度等国家强烈。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称,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他感觉到来自欧美的高端外包需求已经减少,尤其是欧美银行业的服务外包订单。但这些高端领域恰恰是目前中国外包企业所接订单比较少的,因此相应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影响远小于对印度等国家的影响。
根据国际市场惯例,历史上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将面临着市场的井喷式增长。因此,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产业来说,当前时期应加快优化结构和业务,顺利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形势。
产业升级呼唤“中国模式”
尽管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但种种迹象均表明,软件外包产业整体面临洗牌之局已不可避免。
对国内软件外包服务商们来说,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也并非易事。美国著名的互联网及IT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调查发现,一些国际大宗用户正在向外包服务提供商施压,要求降低服务价格。
“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应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从简单的软件技术服务转向价值链高端,逐渐形成软件外包产业的‘中国模式’。”针对用户的施压和外部的严峻形势,王斌认为,只有通过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他解释说,所谓“中国模式”,就是通过整合全球不同地区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把低端服务做成规模,将服务转向价值链高端的服务模式。“当然,博彦科技自身目前仍在探索阶段。”王斌说。
据了解,博彦科技目前已发展出一种一揽子本地化外包服务的新模式,就是博彦作为总承包商,和其他国家的伙伴一起合作,同时为客户提供35种语言的本地化服务。博彦自己最强的是亚洲解决方案,它能够提供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泰文、马来文和印度尼西亚文等诸多亚洲文字的本地化,这是以英文作为官方语言的印度公司做不了的。
王斌认为,目前博彦科技的生产研发基地分布在全球各地,交付中心遍布于国内外各大城市,而他们的人才也来源于全球各个国家,通过整合这些全球性的资源,为国内外各类跨国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形成“资源来源于全球,服务输出予全球”的软件外包新模式,这正是“中国模式”的具体实践。
IDC高级分析师李荣认为,和国际成熟市场相比,目前中国BPO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供给角度看,大多数中国本土服务商还是以数据处理事务外包为主,能够处理复杂业务或高端服务的企业仍然凤毛麟角。
将服务价值从低端链转向到高端链,一直是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软肋和长期以来所要追求的目标,如果能够成功转型升级,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将有望迎头赶上国际前沿水平。尽管当前还存在着种种制约,但中国市场所具备的基础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邱善勤博士认为,“虽然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会给服务外包带来挑战,但是对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中国来说,更是一种机遇,中国将在服务外包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