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舢舨”到旗舰”
——探析印度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背后的动因
如果要举出一个推动了印度现代化并体现了印度经济转型的行业的话,那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印度虽然没有一条像样的高速公路,却有着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虽然10亿人口中有近一半的文盲,却拥有近50多万合格的软件人才,20多万常驻海外的软件工程师。年轻、富有朝气、敢于挑战自我、语言优势、专业知识扎实、相对工资较低等,这些都是形容印度IT精英的赞词。
目前,印度成为了世界外包”和离岸”服务的中心。很多西方国家大公司的会计工作、基本研究,特别是电话中心业务外包都是到印度完成。印度在业务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业”两方面都拥有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一市场还在IT时代继续扩大。
印度IT人才专业技术过硬
代表印度IT服务软件产业的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从1999年就开始授权麦肯锡咨询公司每隔3年报告一次印度IT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在世界上的排名。据介绍,在全球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业”和IT行业的离岸”业务中,印度拥有65%的市场份额;占有业务流程外包”48%的市场份额。2005年,印度的业务流程外包”市场总值是115亿美元,印度有潜力把它增加到现有市值的10倍。报告还预测,到2010年左右,IT服务业将直接雇用230万名雇员,间接雇用650万名雇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印度人民的就业问题。
为什么印度能在信息技术产业如此成功呢?
一是人力资源优势。印度政府和公司非常重视IT行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印度的精英层大都与7大印度技术研究所有关,这些研究所在印度1947年独立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它采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教育精英。印度的IT人才专业技术过硬,相对我国的IT人才又有语言上的优势。
二是政策支持。印度IT产业除去通信产业集中在国内,其他如软件和IT服务企业,主要业务均在国外,而且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出口导向”超过了80%的产值。这一看似畸形的产业发展走向,一部分原因是国内市场狭小,需求不足,从而逼迫印度企业朝外向型”发展,但更为主要的是印度政府的政策导向所致。印度政府通过各项政策,积极鼓励印度IT企业尽快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条中,做强做大,抢占信息技术的战略制高点。
三是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印度在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同时,十分重视开拓国际市场。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印度软件业不但在出口规模和成本低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而且软件质量也为世界一流。印度400家最大的软件与IT服务公司中有250家已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全球获得该认证最多的国家。
客户服务品质优良
印度被公认为世界跨国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和IT服务的首选地国家。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66家与印度有软件和服务开发业务。这些跨国大公司和海外机构比较多地倾向于开办自己的分公司,这样可以全程监管和控制流程,保护数据安全。在这266家中,跨国公司以附属机构形式出现的服务企业占了60%。
多年来,印度一直坚持不懈地通过引入各种国际普遍接受的质量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并追求塑造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由于有很好的项目管理和过程质量控制能力,印度软件和相关服务业的成本和质量优势得到跨国公司的普遍认可。
印度软件产业形成自己的服务和质量品牌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建立基本的面向所有活动的质量过程。大部分公司普遍采用了ISO9000标准。二是面向软件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以CMM五级为标准。三是重视企业服务包括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标准是采用人力资源的P-CMM认证和六西格玛的企业管理模型和CMMi的全过程管理模型。
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启示
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比印度起步略早些。尽管近几年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很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低。与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相比,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中国国内的很多软件企业对于国际标准没有很强的意识,比如对CMM质量认证不重视,加之盗版现象严重,欧美软件企业缺乏对中国软件企业的信任。
二是信息技术人才数量缺乏。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20万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这缺口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另外,中国软件人才的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根据国际标准,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并存的金字塔形状,它们之间的比例应该是4:3:1。而中国的软件人才两头少,中间多,呈橄榄型分布。
三是融资渠道匮乏。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赖企业自主投资。另外,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法律规范,无法为信息技术企业提供风险资金。
因此,我国信息技术企业应当紧跟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学习国外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快人才体系的建设,健全学校的基础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形成以企业为核心,政府、学校和科研单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