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关于服务外包的报道,引起了省商务厅、财政厅、教育厅、发改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的关注。如何突破人才、园区等瓶颈,促进服务外包产业蓬勃发展?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现综述如下。
直面发展瓶颈
省商务厅厅长周先旺认为,湖北正面临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形势。他介绍,服务外包是企业把原来在内部提供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集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形态,符合湖北省情,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他分析,伴随国际制造业的大量转移,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移速度加快。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印度之外的首选外包地。未来10年,国际服务外包将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20年需求总量将超过1.6万亿美元。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突破产业发展的人才、园区建设等瓶颈至关重要。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产业配套环境亟待加强。”在我省开展的服务外包调研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夏亚民不讳言问题的存在。
他说,东湖高新区服务外包企业显著增加,但受制于园区规划,能够提供给企业的发展空间不足。现有光谷软件园中,从业人员已超过园区负荷,非核心园区配套达不到企业要求,影响了企业发展。
国家政策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夏亚民说,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下发了国办函(2009)9号、国办函(2009)69号文件,相关部委也出台了系列政策。但国家政策在东湖高新区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客观原因是企业外向程度较差,主观原因是相关部门对落实国家政策不够积极主动。按政策,通过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武汉仅13家企业通过认定,远低于国内其他发展服务外包的城市。他建议,相关部门解放思想,简化办事手续和流程,积极支持企业争取并享受到国家政策。
填平教育与就业的鸿沟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
人才的资源优势如何变为发展的经济优势?
省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处负责人认为,人才是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但目前,现代服务业存在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提升人才素质为切入点,通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拓宽人才培养领域、建设人才培训基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等措施,构筑优势明显的人才体系。
培养领军人物是核心。省发改委介绍,我省已启动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培养2000名获得中高级职称的领军人才。其中,服务外包产业每年培养100名,重点培养能够胜任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领域的管理人才,重点引进外包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外包项目的领军人才。
在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中,填平教育与就业的鸿沟是关键。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人介绍,在化工领域,我省已组建多所高校和十几家化工企业共同组建的化学工程教育联盟,双方共同培养化工人才。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服务外包行业借鉴。为突破服务外包人才瓶颈,该厅正组织高校与我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目前,武汉纺织大学已在软件工程专业中探索3+1”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实践1年,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既要发挥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还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周先旺建议,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发展服务外包。他说,湖北制造业基础雄厚,服务外包产业则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的黏合剂。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承接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战略转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制造业类的跨国公司提供相关的商务服务,做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条,为湖北发展先进制造业服务。
为促进服务外包更好更快发展,省财政厅透露,我省将设立1000万元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明年的财政预算。
省发改委表示,我省将逐步扩大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提高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的补助,并在基本建设资金中对服务业培训平台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