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服务外包是智力、人才、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收就业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上海服务外包平稳快速发展。据商务部服务外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数据,2010年上海服务外包合同协议金额27.53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69.2%。扣除2010年补报2009年执行的部分,实际2010年离岸执行金额为11.09亿美元。目前,上海共有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11个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和822家服务外包企业。上海服务外包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形成点面结合、覆盖全市的发展格局。有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浦东新区、卢湾区、长宁区、闸北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11个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张江金融信息、张江生物医药、南汇生物医药、浦东软件园、卢湾区人力资源等),84家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22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分布于全市大部分区县。
二是集聚效果明显。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集聚了全市67%的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时,中心城区通过发展服务外包,发展楼宇经济”,产业升级效应已经显现,并为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创造了条件。
三是以信息技术外包(ITO)占据优势,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逐步发展。2010年,上海服务外包中ITO、 BPO和KPO分别占67.9%、14.4%和14.5%,其它3.2%,KPO占比有明显提高。
四是企业数量持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服务外包企业822家,比09年底增加216家。现有的重点企业中,有INFOSYS、ADP、汇丰和花旗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沪设立的亚太或全球数据处理中心,药明康德、贝塔斯曼等国内外知名外包企业也以上海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地。
五是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4.2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占86.2%;比09年底新增从业人员3.8万人。
六是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来源地广泛,居服务外包发包地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瑞士、香港、荷兰,业务占比分别为34.6%、18.7%、10.2%、9.1%,以及6.4%。
二、服务外包工作
(一)加大力度贯彻落实69号文精神
1. 迅速出台《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69号)下发后,上海市商务委会同24家市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结合上海自身的特色,研究出台了《上海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的实施意见》(沪府[2010]56号,以下简称《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
2. 贯彻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为落实《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做好2010年度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财企〔2010〕64号),上海市商务委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上半年和下半年共获得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认证项目支持资金共计4000余万元,极大地增强了服务外包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加快培育了服务外包人才;同时,继续实施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实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地方配套资金及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实习生、开拓国际市场等项目支持,区县两级财政共同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3. 联合落实税收支持政策
一是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64号),上海市商务委会同本市地税局发布了《关于本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0年第3号),由市商务委根据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数据对符合条件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予以确认,主管税务机关在合同确认的基础上,对离岸服务外包免征营业税免税事项进行审核和管理。市商务委还会同税务主管部门,研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免税政策,简化其合同确认程序;并研究地区总部、营运中心、交付中心等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免税操作程序。
二是落实《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市商务委会同市科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修订〈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沪科合〔2010〕19号),对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认定程序、后续跟踪服务与管理事项等进行调整,并根据新的精神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目前已认定220家。同时,会同市国税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财税[2010]97号),按照新的政策精神开展对技术先进型企业进行所得税减免工作。
4. 务实推进人力资源保障制度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56号)文件精神,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结合上海的实际,在《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纳入‘本市稳定岗位特别计划’政策范围,并鼓励符合国家服务外包资金支持条件的企业实施特殊工时制度,2010年共有88家服务外包企业39725人次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
5. 研究创新金融支持政策
一是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09〕284号),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银发〔2009〕205号),就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售付汇手续、设立服务外包外汇业务绿色通道”、创新金融产品及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优惠政策。《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中对金融支持服务外包政策也进一步予以强调。
二是落实《商务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服务外包企业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办财函〔2010〕1439号)。会同央行上海总部加大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并联合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对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情况进行统计研究。
6. 配合落实其它支持政策。
一是配合市电信管理局实施电信支持措施,开展对于全部面向国外市场的服务外包企业经营呼叫中心业务,实施不设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的试点;鼓励外资企业做大离岸呼叫中心业务,提升呼叫中心的服务功能。
二是配合上海海关贯彻《关于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进口货物保税监管试点工作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85号),推广实施服务外包保税监管,实施服务外包的贸易便利化。
(二)制定服务外包十二五”规划
深入调查研究,全力以赴做好韩正市长5月31日调研上海服务外包企业的准备工作,加强对从事ITO、BPO和KPO三种业务模式的代表性服务外包企业以及从事金融数据挖掘和资讯整合等新兴服务模式企业的调研,重点关注服务外包的新理论、新业态和新发展。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上海服务外包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积极承接离岸,不断完善功能,重在发展高端,重点集聚总部,加强区域合作”的发展思路。
(三)促进服务外包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
发展进一步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落实商务部千百十工程”的要求,加快培育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加快推进服务外包重点区域发展。重视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认定。在认定两批共84家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上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下发《关于开展上海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认定和复审的通知》(沪商服贸〔2010〕856号),加紧认定第三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并给予重点企业适当的政策倾斜,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优势企业。
加快认定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在目前已有的8家专业园区的基础上,继续认定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为上海市财经大学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认定国家信息安全成果化(东部)基地为上海市张江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认定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上海市金桥研发设计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进一步集聚金融服务、信息安全和研发设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高端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四)加强服务外包推介、政策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
与商务部外资司联合举办《中国服务外包论坛暨〈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发布会》,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中国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和《第三届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暨服务外包洽谈会》,编制《2010上海服务外包优势和潜力企业名录》,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等进行集中推介。
加大对国办69号文的宣传工作,初步汇集2010年国家和上海市服务外包相关政策,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包括邀请商务部同志来沪进行政策和统计培训、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统计业务和资金申报的培训以及指导相关区县特别是服务外包示范区进行覆盖全区的政策和业务培训。
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发布《上海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商服贸[2010]794号),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进行备案管理,鼓励更多的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推动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习基地,根据自身需求开展内训;推进上海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及实训基地”的认定评估工作,开展上海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及实训基地”认定试点工作。
(五)做好服务外包统计、信息服务和平台
建设等基础工作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统计管理的文件精神,研究服务外包内涵,理顺统计指标,加强统计培训,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可靠性,建立统计系统的权威性,为服务外包企业享受国家和市级层面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建立了服务外包区县工作网络和重点企业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市商务委的网站和短信平台,为区县和重点企业进行政策信息宣传和服务。
优化服务外包的发展环境,研究加强与服务外包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研究、统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六大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本刊记者/ 舒凯 特约通讯员/ 阎蓓
来源:<中国服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