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进辉
前不久,乘着热烈庆祝回归祖国 20 周年的春风,香港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的美誉,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剁手党不远千里前来买买买,成为拉动香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当然,香港星罗棋布的零售体系,在让剁手党流连忘返的同时,优先满足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日常购物需求,网购也是其释放购物欲的重要选项。不过,诡异的是,无论是早期的PC时代还是风头正劲的移动时代,香港并未诞生有影响力的本土电商平台,市民只能从亚马逊、eBay、天猫等大平台下单,用“被殖民”来形容当下香港电商窘境并不为过。
反不雅观内地市场,电商不但迅速扎根、开花结果,诞生天猫、京东两大巨头,并且近年来不自暴自弃的它们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得不说,香港电商创业落后于整个时代,谈及其为何迟迟不见起色,不少人都能说出市场规模小、履约成本高等显性原因。当然,文化、创业氛围等深层次原因更发人深思。
先说香港电商不给力的显性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一、市场规模小。市场规模是互联网创业者优先考虑的问题,其中用户基数是重要指标之一。截至 2014 年年中,香港人口达 723 万,与内地6. 88 亿网民比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不及一个大型城市。即便100%的香港人有网购习惯、购买力强于内地人,市场规模依旧小得可怜,规模上不去导致边际成本无法降低,盈利难度随之上升。
二、电商履约成本高。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土地是公认的稀缺资源,不但表现在房价高得离谱,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使租金也水涨船高。无论采取哪种电商模式,仓储是不成或缺的重要环节,居高不下的租金成本让电商创业者压力山大,租个几百上千平米的仓库,花销不是小数目。
同时,别看香港地方小、路程短,昂扬的人力支出使配送环节也成为烧钱的主。租金、物流两项支出,使香港整体履约成本一直处于高水平,除非达到可不雅观的规模,不然下降可能性极低。
三、线下零售高度发达。或许你会纳闷,完备的零售体系明明是香港优势所在,为何会成为电商发展的阻力?我一直坚信,优点的过度延伸是缺点。“总有一间在附近”是香港便当店的广告语,7-11、OK便当店、万宁等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
以7- 11 为例,香港面积约为 1095 平方公里, 900 多家7- 11 分布在各地,开店密度之高令人惊讶。密密麻麻的便当店使香港人极为便当地购买所需商品,通常下楼即可搞定。同时,购物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香港人对购物的所有幻想,几乎每个地铁站附近都有一个中大型购物中心,并且时时时举办促销活动,均在 1 小时生活圈覆盖范围,高效便捷。
久而久之,香港人对线下零售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在这种商业格局下,电商发展空间大为受限,处境极其尴尬,犹如鸡肋。一方面,电商突破空间限制的优势完全表现不出来;另一方面,电商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商品多样性、更低价格、办事更贴心等优势均不明显。最终,电商只能作为增补购物手段存在,而无法成为主流,香港人难以养成不变的网购习惯,为其发展蒙上一层暗影。
电子产品鲜明地反映出内地与香港商业环境的差别。尽管内地有苏宁、国美等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用户在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购买电子产品的积极性依然高涨;反不雅观香港,电子产品足够自制,市民去实体店购买既快又有保障,网购积极性不高。
乐视前亚太区执行总裁莫翠天曾分析道,“香港很多线下的销售渠道都很成熟,要让他瞬间切换网上购买你的产品,其实对很多消费者是一个心理障碍,可能会不安心,对你的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售后办事会有很多质疑。”
一眼望到头的市场前景、难以负荷的履约成本,再加上线下零售蚕食网购意愿,香港电商发展无缘地利、人和,时间更不站在它这一边,无法做大也就见怪不怪。需要指出的是,凡事事在报答,人类商业史不乏逆境重生的成功案例,只要香港电商创业者愿意打拼,仍存在一丝希望。
不过,文化变迁、创业热情消退等因素,使香港电商注定难以翻身,这才是其落后于时代的根来源根基因,怨不得别人。
先说文化变迁。香港人盛行“拿来主义”。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香港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余,也对西方思想、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既没语言障碍又没防火墙干扰,无形中降低“拿来主义”的成本,使亚马逊、eBay本土化之路走得尤为顺畅,香港人得以在第一时间上手,谷歌、YouTube、Gmail等欧美主流互联网产品在香港也拥有极高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