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价值在于智慧的应用。其实,物联网对人类的改变将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将改变生产过程,提高生产力。表现在,物联网通过在家庭个人、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等市场的应用,使得这些领域主体“智商”提升、效率提高,带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二次飞跃。
物联网在视觉数据分析的进步以及速度的加快,也将对医疗领域提升效率作出贡献。IBM 科研部的认知计算副主管Banavar指出,人类工作者需要处理海量的视觉信息,比如一个放射科医生每分钟需要对16张放射相片做出诊断。随着物联网在理解图像方面技术的加强,对于一些特殊元素的文本和意义的判断将有助于提升诊断效率。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的,“机器学习将会取代手动数据处理与数据监管等累活脏活,节省下的时间又可以促进数据策略的发展。”
调查显示,美国计划两年内应用物联网的医院占到23.5%,另有24.7%的医院计划在三年到五年内应用物联网。以此推算,大约35%的医疗机构计划在两年内使用物联网技术,而计划五年内应用物联网的医院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
此外,随着城市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大力发展养老、家用机器人的呼声也很高。而机器人也已被视为“拯救”老年人的希望。去年举办的“未来已来”物联网大会上,香港一名护理人员代表港、粤地区的养老院向大会询问:“有没有成熟的老年人护理机器人,10万台,20万台,我现在就可以签约。”当时,大会现场一片哗然,但无人敢应。
虽然打针、修剪指甲这类护理工作仍无法交给机器人,但专家指出这些机器也有人类难以媲美的优势,其中最明显的是它们能全天24小时提供服务。如果在家使用,老人可以享受就地养老,不用搬进养老机构。依托技术发展,拥有一个能天天自动打扫的机器人将提升老年人和朋友家人聚会时的环境整体质量,让人们无需为这些繁琐的小事分神,可以更专注于与人沟通、交往,与社会接触。
物联卡(深圳)科技资讯指出,物联网在人类社会还未全面进入技术世界背景下就已经突破“物”与“人”的主客体界限,“物”将像人类一样可以自动“感觉”、“识别”、“传播”、“存储”、“智能处理”信息,将一般意义上哲学客体“物”作为与主体“人”同类地位对待;同时,物联网网络使人成为网络中的某个节点,按照技术现在的物联网发展逻辑,人的生命、精神、意志、思想越来越成为物联网技术的对象,因此“人”将成为物联网技术的客体,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类做出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