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物联网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在工业过程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物流、智能产品等各环节应用物联网,将有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向前发展。目前物联网产业已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同时,物联网又是公认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但物联网的推广应用很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物联网网络的建设具有前期一次性投入大特点,各种效用需要在日后的使用中逐步显现。因此由于物联网产业盈利见效慢,即使是依靠垄断资源进行的大企业,也不愿意投资,物联网现有的规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现有的传感器种类不多,新开发的传感器又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成本只涨不降,造成销售价格较高,进而使得营业网点布局不足,不能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规范的标准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但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物联网标准都还处于研究制定阶段,而且标准的制定通常又涉及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协调,制定过程极其复杂。多年来,中国在许多传统产业方面,由于缺乏标准方面的发言权,致使受制于人。目前我国在物联网技术标准上没有实行统一,国内相对缺失自主研发技术。具体来说,在RFID标准上,我国目前还没有可以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抗衡的系列化技术标准。
物联卡之家()资讯指出,从物联网标准体系中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紧迫性和发展现状,所以,一些标准可以优先考虑规范,一些标准可以暂缓规推进。例如。优先考虑规范的有:
1、基础标准。由于物联网标准的庞杂性,因此术语性基础标准应先行一步。因为没有标准的术语,就无法交流。其中,物联网术语、物联网架构、物联网参考模型标准等基础标准最为典型。
2、标识标准。在现有标识编码体系中,由于应用的场合、应用的范围不同,可能会存在多种编码方案,仅应用一种编码方案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时,由于应用历史的原因,有些编码方案的应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并在某些领域己经发挥很好的作用。这要求我国标准制定者因情况而异,灵活对待。
3、射频识别技术标准。EPC系统的广泛应用首先要解决无线频率标准问题,由于各国无线电频段用途的分配存在一定差异,射频识别系统可能面临频率资源的限制。同时,设备使用的频率还因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设备通信协议也有差异,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必须集成不同频率下的通信标准和协议,并保证它与其他的网络正常通信。
4、无线传感网络标准。无线传感网络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无线传感网络的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通信与信息交互标准、协同信息处理标准、传感标识标准、安全标准、接口标准、网关标准、频谱标准、测试标准、机场围界项目、建筑节能项目等方面抓紧研究编制相关标准。
5、用户安全和隐私标准。物联网应用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数据和隐私的保护问题,尤其是当传感器和智能标签能追踪用户的行动、习惯以及个人偏好时,需要从标准的角度进行规范保障。必须从用户实际出发,注意保护知情同意原则、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建立出台保护用户安全和隐私的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