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通过应用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智能交通从交管红海市场进入中西部地区重点开拓阶段,东部等发达地区智能交通软硬件系统已逐渐趋于成熟,面向公众的智能交通服务蓝海市场逐渐浮现。
其实早在1999年11月,我国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协调组织的角度考虑,科技部牵头组织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铁道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筹建“中国ITS政府协调小组”,总体负责中国ITS战略的制订,并制定标准,组织人才培训和ITS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示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智能交通已经在中国交通领域的很多方面得到应用,但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智能交通领域主要有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多路径识别等。我国政府也重视物联网技术RFID的推进,2009年,交通运输部制定并对外公布了《关于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来自中国移动内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于电力和交通行业,交通行业则占到了27.2%,仅次于电力行业的41.9%,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己经推出多个智能交通的解决方案。中兴通讯也推出了自己的多个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但是,我国交通运输体制目前仍是条块分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理,现已出现了各自发展自身ITS的势头,这将造成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国家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参与的“ITS中国”组织,类似于美国的ITS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洲的ERTICO组织,来统一制订中国ITS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制定有关ITS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实现ITS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有《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可以作为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行业应用的标准制定依据,但是具体的标准还需要加强制定,尤其在编码、接口传输、数据格式、系统建设、数据安全、应用测试等方面组织制定适应适合我国交通行业需求的具体标准与规范。标准制定涉及到区域性互联互通工作,以实现通信协议、频段、编码等技术要求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应用中的协调一致。
物联卡之家()资讯指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中西部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还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城市内部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待于继续建设和完善。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首先将在50个左右的大城市推广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交通信息查询、交通诱导等服务;在200个以上的城市发展城市智能控制信号系统,形成智能化的交通指挥系统;在100以上的大城市推进大城市公共交通区域调度和相应的系统的建设,加大电子化票务的建设与应用。
同时,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发展,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都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总体而言,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综合化、多部门驱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将涉及相关的市民、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部门车辆管理、城市建设、通信等相关部门工作,因而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涉及以交通与公安为主的多部门驱动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