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透彻的感知和度量,即能够利用RFID、传感器、EPC(产品电子代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品相关信息;二是泛在的接入和互联,通过将运营商的电信网和互联网进行融合,能够把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到网络中;三是深入的智能分析与控制,利用模糊识别、云计算等新兴智能运算处理技术,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在线监测和控制。因此,物联网可看作有三个层次:底层是感知数据的感知层,中间层是负责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层则是针对各种应用的应用层。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己初具规模,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总体情况看,现阶段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制约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宏观上看,我国各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明显,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全国物联网产业布局的不平衡。从总体上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物联网产业发展较快,产业基础深厚,区位条件优越,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相对较多。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相关的应用需求较少,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相对较慢。所以物联网产业的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应用需求等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使物联网产业布局在我国现阶段呈现出不平衡现象。
从微观上看,我国各地物联网产业园区普遍存在规模小、效能低,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不均衡等问题。虽然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固定资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比重,产业集中度也相对较高,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物联网产业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规模效应能够将投入在各个要素的环节费用实现有效的分摊;合理的经济规模可以使我国的物联网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园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经济效益差,产业聚集效果不明显,竞争力不足,从而导致物联网产业集中度偏低,资源无法合理的集中利用,无法有效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直接影响了物联网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创新能力,出口创汇、招商引资能力偏低,产业发展前景受到严重制约。
从产业链角度看,我国物联网产业基本形成了由芯片设计制造、传感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网络运营、软件及应用开发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其中,传感设备制造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数量较多,芯片设计制造、软件开发与应用等环节相对薄弱,产业发展布局不平衡,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比较落后,系统集成商多使用国外软件、芯片等产品,产业发展布局仍处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
国内最大的物联卡交易平台:物联卡之家(www.1330.cn)指出,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涉及到了一切与“物”有关系的行业。对物联网产业链中相关企业来讲,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同样促进相关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物联网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企业产品技术的研发,因此只要紧紧抓住客户的需要,把自身的产品经营逐步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扩大范围经济的规模,推进与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并且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差异化优势的创建需要企业明确认识到自身优势,牢牢抓住外部机会,通过技术的研发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我们国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鼓励,并给与很多政策支持,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同其他企业的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充分掌握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此获得差异化优势。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信息化产业,完善其相关产业链,可以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