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才是硬道理:中国移动革新固网络电话架构
AI电话机器人免费使用 加微信:veteran88
防封电销卡免费获取 加微信:veteran0003
在昨天召开的2016全球网络电话络电话技术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电话络电话技术研究所项目经理李振强在演讲中表示,虽然中国移动在固网络电话宽带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网络电话络电话角度来看,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可能会影响到后续进展。
高起点成就家宽市场
在李振强看来,高起点可以说是中国移动宽带发展策略的关键词。按照规划,中国移动要以50M为主来发展有线宽带,用100兆的用户接入带宽来体现优势,未来接入带宽能力可能会上升到1G。制定如此高速率的规划,主要考虑到高清视频已经成为刚需,所以要大力发展HTTH接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电话络电话技术研究所项目经理李振强
根据相关统计,在中移的整体家宽用户中,FTTH接入的用户占到将近70%,接入带宽小于20兆的用户占比不足50%,20-50M的用户占到42%,超过半数用户接入带宽已经超过50M,整体所有用户的平均带宽达到了40.4M。
超高的网络电话络电话接入速率,外加激进的市场政策,使得中国移动在家宽市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原定今年家宽发展的目标是新增1000万用户,中国移动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超额完成,随后中国移动将发展指标上调50%至1500万,如今也已经完成。从运营商10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移动已经超过联通,成为国内家宽市场的第二大运营商。而且,中国移动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
网络电话络电话面临三大挑战
李振强表示,中国移动在骨干网络电话层面,已经完成了和国内其他运营商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电话的互联互通,但从网络电话络电话整体架构角度来看,还面临着三大挑战。
在网络电话络电话边缘的CPE方面,智能化程度不足,业务升级难度比较大;在城域网络电话边缘,BRAS设备面临着利用率比较低,运维也比较复杂,新业务上线比较慢等问题;而在骨干网络电话层面,主要问题是流量不均衡,整网络电话利用率并不高,局部链路有时候还会出现拥塞。
尽管做了非常精细的规划和预测,但是业务的发展和网络电话络电话建设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匹配。李振强说。
创新才是未来
为了解决网络电话络电话中顽疾,中国移动研究院开始积极研究基于SDN/NFV的固网络电话架构的关键技术。
首先是构建基于TIC(电信集成云)的网络电话络电话架构,把以语音为核心的网络电话络电话架构设计转向以内容和流量为核心的新型网络电话络电话架构,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控制和媒体的全部云化。
据悉,TIC分为两层,底层主要完成媒体终结的功能,部署位置在县级市位置,全国预估1000—3000个部署的数量,也可以称之为边缘的TIC;上层是核心TIC,全国预估数量有50—100个,主要的功能实体是以控制、管理、调度为核心的功能实体,主要承载的是控制面网络电话元,还有集中化的媒体面网络电话元,包括CDN和骨干网络电话流量转发。
其次是推动BRAS层面的转控分离,传统BRAS作为CMnet网络电话络电话的边缘以及用户接入的网络电话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李振强看来,无论是选择哪种技术路线都是各有优劣。中国移动还是在积极推进转控分离的vBRAS方案,将控制面云化之后放到核心TIC中,转发面则放到边缘TIC中。当然,这种架构也面临着性能弹性伸缩、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
再次就是利用SDN技术进行广域网络电话的流量调度调优。中国移动开发出了一款APP,可以实现网络电话络电话拓扑的可视化,通过有效的算法,可以智能选择需要调度的备选路径。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希望能够用SDN做一个全网络电话集中流量调度,用户只需要提供一个需求,中国移动就可以根据整网络电话的情况去找到一个合适的路径,把业务布放进去。
对于网络电话络电话最边缘的CPE,中国移动则是希望能够进行功能拆分,一部分是放在用户侧的物理CPE,还有就是云化之后的业务CPE,放在用户侧的物理CPE主要是提供本地家庭的入口和业务的分流,而业务CPE则布放在边缘TIC中,主要实现业务的集中控制和业务的灵活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