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固网宽带市场攻防战
AI电话机器人免费使用 加微信:veteran88
防封电销卡免费获取 加微信:veteran0003
日前,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6月份运营数据。中国移动6月固网宽带用户净增318.9万,总数达6583.6万;联通6月固网宽带用户仅增24.9万户,总数为7393.8万户。
单纯的进行数字比较,移动与联通的固网用户数相差已不足千万。更重要的是,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移动在固网用户规模上超越联通指日可待。业界也普遍认为,联通和电信在面对中国移动的固网金元攻势下,应对的办法并不多,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
但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面对着爆发式增长的固网用户群,中国移动在固定宽带接入市场上的内外隐忧开始逐渐显现。在中国移动2016年总经理研讨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对固网宽带业务发展明确提出,要注重提升有线宽带发展质量和效益,共同维护好行业整体价值和健康的产业生态环境。
高层反思:要速度更要质量和效益
从奚国华主政开始,中国移动在宽带接入市场上就开始崭露头角;到尚冰出任董事长之后,特别是铁通正式并入中移上市公司之后,中国移动更是突飞猛进。
雄厚的资金实力只是一方面,作为后来者,中国移动在固网建设上的起点非常高,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进行部署,而不会面临光进铜退等等很多历史问题。有钱又舍得投入,网络不再是瓶颈,在市场价格战的催动下,中国移动的固网宽带用户数是一路飙升。
但跑得太快了,就很容易摔倒。众所周知,固网宽带的用户体验是个很长的链条,并不仅仅取决于接入网,IDC和宽带出口可能更重要,而这正是中国移动的短板。所以,我们在各大论坛以及社交媒体上经常看到用户抱怨移动宽带高延时、不稳定以及偶尔掉线。
当然,中国移动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IDC、宽带出口等配套资源难以与接入网建设同步。以IDC为例,作为互联网原生内容的主要承载,CP/ISP们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容部署到移动的数据中心中,为了吸引这些厂商,中国移动在之前甚至祭出了免费的策略。
可以说,在网络质量层面上,电信、联通拥有无可争议的端到端优势。在资源侧,电信、联通在IDC上多年的积累获得了大量互联网资源入住,从源头就保障了网络内容的传输质量。同时,电信、联通大量的固网运维人员保障了网络传输的稳定。此外,国际宽带出口,IPTV等优势资源也是移动难以短期内企及的。这也意味着看似火热的移动固网宽带发展下面仍旧隐藏着隐患,如不注意将影响到用户体验,甚至将导致宽带发展停滞。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如果难以得到保障,甚至会对主业的移动业务造成不利的口碑影响。
同时,由于是市场新入者,其网络设备在实装率和端口利用率方面并不高,这也造成了成本居高不下。在业务效益上,电信、联通固网用户ARPU值远高于移动,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专线这一利润高地上,电信、联通高质高量的固网优势更加明显。
对手反击:新人与偏科生的苦恼
在笔者看来,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市场上的苦恼不仅仅来自内部,也同样来自监管政策和竞争对手。在现行的互联网宽带结算体系下,由于移动并不被市场认可为一级运营商,需要向联通和电信进行互联网结算,用户越多结算成本越高,但电信联通之间相互不结算。
当然,对于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而言,多支付一些结算费用并不是不可接受;让中国移动难受的是时常面临着一级运营商的市场整顿。由于自身流量、IDC以及宽带出口资源的相对匮乏,二三级运营商们很容易成为牺牲品。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的那样,中国电信占了互联网总流量的60%,联通占30%,剩下的占10%。流量在谁那里,谁才真正地控制质量。
近日中国联通就开展了《规范互联网接入及大带宽管理》工作,包括自查互联网专线、IDC大带宽、公众宽带,对于本次整改,中国联通内部高度重视,彻查业务主要包括:互联网专线、IDC(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大带宽及BGP业务自查和整改,IDC外拉光纤及电路整改等。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联通业务的整改主要影响的大多为私开出口的二三级运营商,对联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避免了违规私开出口的二级三级宽带运营商利用低价来发展宽带业务,进一步规范了宽带市场,打击宽带低价倾销现象。同时,电信、联通还在收紧集团对于IDC资源的控制力,将各个省分公司的IDC收回集团进行集中管理,希望杜绝IDC资源贱卖现象。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将让IDC和流量资源匮乏的二三级运营商们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于已经拥有6500万用户的中国移动来说,通过向电信、联通购买互联网流量,或亦是通过中间代理商,甚至是宽带倒爷购买流量,来保证用户网络体验,绝非是长久之计。作为固网市场的后进者,中国移动在短期内需要下大力气补齐业务短板,从根本上化解制约网络质量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