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华为收入五年翻番:怀如履薄冰之心,行勇猛精
    华为这些年,或许能以怀如履薄冰之心,行勇猛精进之事来概括。 根据华为今日发布的经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独立审计的2015年年报,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人民币(C114注:按2015年12月31日汇率折算约合608亿美元,下同),较2014年的2882亿人民币增长37%;净利润369亿人民币(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同时,华为的行业领袖地位亦更为巩固,除了依托强大技术实力在全球标准领域发出更大声音,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愿景及与之相匹配的洞察分析逐渐为整个业界接受,成为指引方向的新的道标;其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也经过了行动和时间验证,为之带来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 连续多年的大幅增长、持续不断的超越对手与自我超越,以及类似本能的忧患意识与自我修正体系,已经令外界止步论、隐患论、崩溃论等种种看空论调再无市场,剩下的问题只有——华为接下来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五年翻番:2015年收入3950亿人民币 从2011年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2039亿人民币,324亿美元)到2015年的3950亿人民币,华为的年销售收入五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2011年,华为作出延展通信行业边界的战略调整,正式成立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三大BG。 两大新的核心业务与运营商业务一起,构成了拉动华为业绩持续有效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在2015年年报中也得到了体现。 根据年报,其运营商业务收入达2323亿人民币(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4%,主要受益于全球4G网络的广泛部署;企业业务收入达276亿人民币(4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在公共安全、金融、交通、能源等行业快速增长;而作为2015年度最显著增长亮点,消费者业务收入达1291亿人民币(199亿美元),同比增长72.9%,得益于消费者对高品质手机体验需求的增长以及品牌影响力提升。三大业务在整体收入中分别占比约59%、7%和33%。 按区域计亦全线飘红,其国内收入达1677亿人民币(258亿美元),同比增长54.3%;欧洲中东非洲地区(EMEA)收入1280亿人民币(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亚太地区收入505亿人民币(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美洲地区收入390亿人民币(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各区域在整体收入中分别占比约42%、32%、13%和10%。 华为的近年发展,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背后庞大的ICT市场,同时也是华为多年来聚焦主航道、厚积薄发的结果。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应该从增强联接、使能垂直行业和重新定义网络能力三个方面做好准备,通过开放、合作、共赢的方式,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评价称。华为常务董事、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也表示,华为2015年财务结果健康,经营现金流稳健,净现金持续增加,抗风险能力强劲。 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92亿美元),占比销售收入15.1%。过去十年,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370亿美元),结合近8万名研发人员和遍及全球的16个研发中心,确保了华为在技术和市场上的持续领先,亦为业绩的攀升奠定了基石。 而在品牌方面,华为2015年再次上榜Interbrand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百强榜单,且排名上升至第88位;在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中同样榜上有名,位列科技领域品牌第16位;入围Brand Finance最近出炉的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百强,位列第47位。 兴于忧患:常怀如履薄冰之心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七国八制时代以程控交换机起家的华为,一步步走到今天ICT行业两王四个二地位,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应该是其融入基因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理念和行动。 华为最新一轮企业形象广告中有一则瓦格尼亚人在刚果河中捕鱼,在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6)上被各国人士轮番围观。摄影师镜头下水流湍急、浪涛汹涌,身处其中的瓦格尼亚人必须冒着被卷走的危机作业,堪称九死一生,唯有专注一途。 类似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这样的价值观并非只有华为一家秉持,但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正是强烈的危机感刺激华为沿着既定方向埋头苦干、不断冲锋——华为员工的各种小故事总是令人称叹敬佩,被外界称为土狼的背后,何尝不是对其拼劲、韧劲的肯定。 更为重要的是,忧患意识令这家公司从上到下始终保持清醒,不被当下胜利冲昏头脑,这在今时今日尤为可贵。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华为掌门人任正非2001年写下《华为的冬天》提醒华为人常思危机、做好准备,至今被企业界奉为圭臬。曾经的巨头纷纷摔倒、消失,而三番两次敲响狼来了警钟的华为反倒成了新的领头羊,由此可见一斑。 最近几年,华为高层也多次在公众场合提到危机感,孟晚舟首次面对媒体时就曾表示华为在过去的每一天都在讨论华为会不会倒下,过往的新年致辞中亦不乏如履薄冰之类的词句。实际上,C114接触到的不少华为人都既自豪自信,又绷紧神经;其内部的自检自省也已机制化、程序化,成为一种常态。 只要忧患意识依旧,下一个倒下的就绝不是华为。 学会分享:领头羊的新格局 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华为的神秘感早已不再。开放、合作、共赢,也已成为这家公司近年来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词。 华为的转变一方面来自大环境的变化。ICT融合、数字化转型下,传统通信行业的藩篱被打破,包括运营商在内的产业链各方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一家企业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竞争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 更美好全联接世界的愿景逐步照进现实。华为认为,千亿美元级的视频产业、万亿美元级的企业IT云转型市场,以及即将出现10倍用户增长的物联网行业正在涌现出大量机遇,而抓住商机的前提是敞开自己、开放合作。 现在这个行业不是一家或几家企业就能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比如向云端迁移一定是产业链才能提供端到端的商业解决方案,其中或许还涉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方案;而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通过运营商能力开放、与垂直行业玩家的合作,才能参与其中、分享红利。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此前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 另一方面,华为也试图发挥领头羊作用,带领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诸如视频、云、物联网以及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华为看来,所谓的领导者第一是‘领’,第二还要‘导’,要带领和引导合作伙伴一起做,这对华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华为常务董事、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此前表示。徐文伟对此也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过去大家都是一个锅里抢饭吃,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如今随着地位的改变,华为能够更超脱地去看待这个行业,所思考、所要做的是带领大家做蛋糕。 也因此,拥有广泛产品线的华为不会吃独食——首先定位清晰,继续聚焦管道战略、恪守业务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在云生态实践中向上不做应用、向下不碰数据;同时,积极与各方展开合作,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体系。 学会分享并非易事,华为已经通过行动证明了其新格局。面向合作伙伴,这家公司正在构建Open Lab互动环境,支撑联合创新,实现业务快速商用。目前建设了10多个Open Lab,聚合了600多家合作伙伴,其中不乏VMware、RedHat、OpenStack、Wind River、CANONICAL(Ubuntu)、微软、Brocade、Puppet、F5等业界主流玩家。面向开发者,打造了eSDK开放使能平台,提供灵活易用的开发工具和便捷的开发支持服务;同时,10亿美金的沃土开发者使能计划,将创造良好的创新空间。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它与咨询、应用领域领先伙伴合作构建产业生态,为交通、能源、政府、金融等垂直行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在5G、SDN/NFV、数字化运营转型等产业发展方向上,与上下游伙伴开展联合创新。
    上一篇:联通虚商策略复盘:不仅有诗和远方
    下一篇:2015年OTT企业资本开支超过600亿美元 数据中心热潮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华为收入五年翻番:怀如履薄冰之心,行勇猛精 华为,收入,五年,翻番,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