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站在风口浪尖:收取TD-LTE专利费引发自主知
移动领域企业站在这里,是头一次。今年年初,高通CEO保罗·雅各布在CES(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发表生而移动(Born Mobile)的主题演讲,志得意满的说。CES的展前主题演讲,十多年来首次从PC转向了移动,意味着移动时代的崛起,而高通的登台,也彰显了其在移动领域的领导地位。
从去年底市值历史性的超越英特尔,到今年初CES登台演讲,到LTE芯片全球范围内一骑绝尘,高通从一家纯技术公司,变成了通信产业关注的热点。然而近日集中发生的有关中国的一系列事件,让高通的是非成败,彻底暴露在镁光灯下。尤其是高通要收取TD-LTE专利费的计划,成为中国通信业界对自主知识产权4G标准一直以来认知分裂的一个情绪宣泄口。
风口浪尖
消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冒出来的。看似各不相关,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通在周一发布了一篇公告,称中国国家发改委已经依据中国反垄断法启动了对高通的调查。中国发改委表示调查内容是保密的。高通目前尚不清楚存在任何垄断行为,但将继续配合中国发改委的秘密调查。这个简短的新闻,引发了国外各大媒体的集中报道和猜测。
与调查反垄断可能相关联的,是高通在分析师会议上宣称,2014年将从中国获得更多的专利费收入。高通指出,随着中国移动明年商用TD-LTE,高通将能够提供芯片,并从中国移动获得专利使用费。在中国即将发放4G牌照的敏感时刻,这一消息让高通在国内通信业界处于风口浪尖。
而几乎在被调查垄断的同时,高通爆出了裁员的消息,并将重新调整中国区业务。调整包括裁减业绩不佳的中国区QRD团队,这其中牵涉到的,很可能是随着3G向4G的转换,对中国芯片业务运营策略的一次重大改变。保罗·雅各布不久前表示,美国对中国公司的限制和美国国安局监控丑闻曝光的影响,已经改变了高通在中国的运营方式。
众说纷纭
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国内外通信业界和产业分析师的热议。尤其是在近期具有国资背景的紫光花费近30亿美元,先后收购了两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芯片厂商展讯和RDA锐迪科,给了业界更大的猜想空间。高通声称不清楚原因之后宣布不再做任何表态,产业界的猜测出现了多个版本。
国外分析师普遍认为,本次中国发改委调查高通,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在中国推出4G商用服务之前,通过这种方式向高通施压,以便在专利授权谈判中占据先机。在3G时代中国移动采用了TD-SCDMA制式,并没有向高通交专利费,4G时代的到来,由于高通掌握了相当数量的TD-LTE基础专利,成为中国移动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其二是为了帮助本土芯片厂商发展壮大。由于中国移动坚持五模十频的4G终端策略,高通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而国内芯片厂商则大多还不具备相应能力。保罗·雅各布也认为,中国政府希望创造出一个更大的国内芯片产业。
相比以来,国内的争议显得有些无厘头:焦点在于TD-LTE是否是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既然是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为什么还要向高通交专利费呢?无厘头的背后,是通信业界对自主知识产权TD-LTE发展前景的焦虑。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高通的专利主要在终端侧,与是不是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关系并不大。很显然,争论的重点已经偏离了问题的核心。
回归本源
其实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并不同。国外更多关注的是中国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及背后的原因,国内更关注高通要收TD-LTE专利费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发生在高通身上的这两起事件碰撞,再与此前累积的中美摩擦和民族情绪混合发酵,做成了一顿混合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大餐,而高通已经不在餐桌上。
高通收取TD-LTE专利费与被调查反垄断的根源在于,高通在移动领域拥有从IP到芯片产品的强大实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随处可以见到高通的身影。日本一位行业人士在去年底不无悲观的认为,高通几乎没有死角,良好发展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因此终端厂商要打好和高通的关系。事实上,在LTE时代,高通也确实遥遥领先其他芯片竞争对手。
回归到这一系列事件本源,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是否垄断以及专利费该不该交。高通虽然在4G终端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仍然面临强有力的竞争,据分析利润率不足20%。在国内市场,高通同样面临众多潜在的竞争对手,即使因中国移动的策略让高通获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但国内芯片厂商在重压之下加快了研发进度,到2014年也将具有相当的实力。当然,也有分析师认为,垄断调查可能从WCDMA着手。
对专利授权费,业界更应该关注高通专利本身的价值,以及整个产业界3G/4G的专利分布和标准进展。至于是发改委为阻止CPI过快上涨而进行的广泛调查的一部分,或者是国家层面的竞争,已经是架构于通信产业之上更为宏观的问题。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