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联通信息化建设进行时:顶层设计下自主标准化
    今天,在全面拥抱互联网、全面拥抱电子商务和全面拥抱云计算的整体构想下,中国联通信息化部门完成了2012年到2014年的三年规划。在这个两纵三横的核心架构下,中国联通将会解决信息系统瓶颈,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依托云计算技术实现集中一体化的IT柔性支撑架构。
    在这个名为U-Cloud平台下,中国联通将实现平台加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会更加关注平台、关注应用、弱化系统概念。按照联通的路线图,U-Cloud在月底可将会进入整体平台测试阶段。
    云管端协同:突出集中化需求
    从中国联通信息化系统U—Cloud的架构来看,采用了传统运营商的建设思路,走云管端协同发展之路。
    在云端,将集中提供平台化数据及应用服务,实现底层计算存储资源池化和弹性承载,实现数据中心基地化装载及配套保障;在管方面,主要提供泛在接入和信息传输能力,保障数据及应用服务流上下通达;在终端层面,使得内外用户通过多种终端接入统一U—Cloud门户获取数据及应用服务,终端要标准化、一体化、安全化的管理,要实现端到端的信息化服务支撑和安全流程。
    据中国联通信息化部总经理柳博亮介绍,U—Cloud与现在业界普遍的云平台在技术实现方式上没有太多的差异,只是更加关注集中化所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联通就在内部进行了一场大讨论,要不要走集中化的道路,如何去走集中化的道路。一开始有很多人并不看好,有很多的质疑,但最近两年批评的声音少了很多。
    其实,我们并不难理解质疑之所在。数据大集中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难点在于能不能进行集中。银行业是数据大集中的典范,但电信行业的应用特点和银行业存在显著差异,电信业这种跨地域、跨产品、跨服务的集中难度更大。
    在柳博亮看来,中国联通的数据大集中之路面临着五大挑战:大用户量下的集中系统的处理能力,如何快速实现对市场变化需求的响应,支撑业务运营的可靠性,与个性化业务的支持能力以及集中环境下的运维体系。关键是处理能力和可靠性问题,这也是我们选择云计算技术的关键所在。在可靠性方面,是选择两地三中心还是区域性中心也需要考虑,就是区域性中心也有上亿用户量,还是面临着处理能力的问题。
    U-Cloud有序推进:坚持顶层设计
    对于联通这样拥有庞大IT资产,且又与业务相关度极高,在进行云平台建设上必须要有着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如何在坚持顶层设计的同时,利用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持续优化IT服务?在项目具体推进中,中国联通CU—IT又有哪些原则呢?
    首先是标准化原则:集团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制订规范,面向应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包括组建接口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资源供给标准化、应用流程标准化、调用接口标准化。
    其次是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管控原则:中国联通在U-Cloud的系统设计阶段,认真分析了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供应链可能会发生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因为从企业的角度看,云计算不应该有更多的平台,而传统的供应商都是面向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平台加应用这种模式的实现,那么传统的供应商很难找到一家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满足中国联通的解决方案。
    如何保证平台的对企业和应用的灵活支撑,如何实现资源统一调配全网共享,如何实现服务最大化与敏捷性原则也是联通关注的重点。但成本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块,中国联通也提出了坚持成本最小化原则。
    当然,CU-IT和U-Cloud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工程。在今年7月份,中国联通采用云架构的门户系统已经上线,到今年底能够推广到全国,最终实现全国一套门户系统。在大ERP的建设方面,联通也重点实现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预算管理,面向业务活动的成本管理等应用在U-Cloud云平台上的落地。
    在云桌面方面,联通目前覆盖了26个省,主要是以营业厅、客服、办公、IT运维四个场景部署了虚拟终端,到今年底应该能达到2.4万台,明年的规模可能会更大。
    上一篇:苏立解构诺西重回上升通道:利润>现金流>市
    下一篇:中国电信加速云应用:六省市试点关键业务平台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联通信息化建设进行时:顶层设计下自主标准化 联通,信息化,建设,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