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翔云语电销电话卡
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上游关键器件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中下游领域力量也在不断积聚,未来量子通信将实现区域扩展、产品扩展、应用扩展
□ 孙克广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从技术层面展示了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领先性,也体现了发展“量子安全”的紧迫性。近日,中国信息协会牵头举办“2020量子安全应用开发论坛”,并发布国内首部以“量子安全”为主题的白皮书。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王向斌表示,量子安全意味着信息安全即使面对量子计算的挑战也能得到保证。目前以量子通信、计算以及精密测量为代表的量子科技,可以在信息安全、运算效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技术的瓶颈,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领域,对于未来国家科技竞争、新兴产业培育、国防和经济建设等领域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信息协会最新发布的《2020量子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量子信息技术和密码学正在承担合力推动信息安全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重任。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项目实践,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以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下一步发展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协同创新,也需要科研进一步服务产业,推进技术应用。
量子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
各类应用场景都具有量子安全技术的应用需求,实践量子安全保障已具现实意义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陆朝阳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存在着“矛”与“盾”的奇妙联系。以量子计算为代表的计算能力正在飞跃发展,对基于大数分解、离散对数等数学难题的公钥密码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挑战重任的密码技术重要性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机构、个人的信息安全需求与日俱增。在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中,如各类终端设备、连通各设备的网络连接、云计算等运营模式的数据中心、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各类新兴密码应用,都存在被量子计算攻击的广泛可能性。因此,各类应用场景都具有量子安全技术的应用需求。
《白皮书》指出,虽然距离第一台能破解典型公钥密码的量子计算机出现可能还需10年甚至20年时间,但国家、机构甚至个人的核心数据保密年限需求也会达到数十年之久,其将面临诸如现在被截获和存储、将来被破译等安全风险。因此,实践量子安全保障已具现实意义。
量子安全技术是多学科、多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国内外实现量子安全主要有两大路线,包括“量子密码技术”与“抗量子计算密码技术”(PQC),其中“量子密码技术”又包括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随机数等。当前,QKD技术日臻成熟、商业产品已经投入实践;PQC也正在广泛征集、快速发展。
“量子+”产业生态加速建立
我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和标准化工作已经展开,一批致力于PQC应用的创新创业团队也正在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