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的到来,陕西机器人产业永不掉队
终结者、机器战警、变形金刚……这些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曾唤起人们无穷遐想。现如今,电影里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逐渐成为现实。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近。
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李艳丽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呈现不断提速态势。截至目前,陕西省拥有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集成应用企业约60家,其中涉及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的企业近20家,全省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亿元。
西安中兴通讯终端科技有限公司装备车间工人借助机器人生产手机。
陕西省工业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基础良好。在工业机器人整机、精密减速器、控制系统等领域,拥有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等一批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机器人研究机构。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工人们借助自动悬臂装备线组装变速箱。
1 占有一席之地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是陕西省工业机器人研制生产龙头企业。该所机器人事业部副部长杨晓春告诉记者,我国机器人产业从2010年开始升温,该所也是从2010年开始进入机器人研发领域的。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已研制多个系列38种直角坐标机器人产品。工业机器人产品已获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14项,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产品广泛用于家电、电力、电子通信、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行业领域。该所研制生产的六自由度机器人,已经实现了量产,预计年产量可达300多套,市场前景乐观。
如今,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一些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纷纷进入机器人产业领域,并占有一席之地。
汉川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研制开发桁架式机器人、关节式机器人、混合式机器人。目前,该公司已为国内多家企业提供桁架式机器人。该公司与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签订的尼桑汽车零件生产项目,由多台桁架式机器人和21台机床加工设备组成,实现了无人化操作,所有工序一次性完成,使毛坯直接变为产品。
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研发的六轴多关节式机器人,市场非常认可。2016年,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面向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及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由该公司负责,全部采用国产机床、国产数控系统、国产机器人,实现了生产车间智能化。
2017年8月,在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人们观看机器人跳舞。
2 应用前景广阔
1月5日,在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生产一线,记者目睹了滤波器自动化调试机器人调试滤波器的过程:找准位置、测试螺母长度、抬起、定点第一个螺母、放下探头、扭紧螺钉、抬起、左移、定点第二个螺母……整套操作一气呵成,效率远远高于人工作业。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2016年,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提出了让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产品调试的设想。经过半年多调研,找到了在研制生产机器人领域有着较强实力的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双方合作研发滤波器自动化调试机器人。2017年3月底,滤波器自动化调试机器人正式上线。
负责滤波器自动化调试机器人的工程师林浩佳告诉记者:如果一天调试20台产品,需要10个调试工程师同时工作,换用机器人,一个机器人一天就可以完成。调试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能更加精准地控制产品质量,为打造航天精品提供了坚强保障。下一步,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还将在生产一线增加更多的机器人,并且逐步向民用领域推广。
目前,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生产线上,都能看到工业机器人忙碌的身影。尽管数量不多,但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不断普及,必将成为推动陕西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的强劲动力。
日前,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亮相西安曲江妇产医院。图为小朋友正在与机器人交流。
3 紧盯发展前沿
业内专家指出,机器人产业未来还有广阔发展前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紧盯机器人发展前沿,提前布局研发。
在2017丝绸之路机器人创意大赛决赛上,西安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脑控下肢外骨骼康复助行机器人获得亚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朱爱斌介绍,第三代脑控下肢外骨骼康复助行机器人有脚、有腿,形似人的下半身,通过一个头盔,可检测患者的大脑神经信号。机器人收到信号后,根据患者的意念开展行动,从而实现站立、行走等动作,可以辅助患者按正常人体仿生步态行走,进行康复训练和矫正步态。
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看好。业内专家预测,到2020年,陕西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可达100亿元。届时,陕西省将建成2个至3个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培育10家以上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骨干企业,打造3个至5个知名自主品牌,创建30家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企业,形成有活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完整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