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易跑偏、难维护?思迈龙新款机器人直击
国产机器人易跑偏、难维护?!思迈龙新款机器人脱颖而出直击行业痛点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时常会谈论某个行业的痛点,而只有解决了行业的技术痛点,才会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占领高地。今天要说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正是这一道理的最好案例。多次的用户反映,使我们开始深思:工业机器人是否会像曾经的国产汽车一样,在市场上留下诟病?显然这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
国产机器人的痛点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广大用户对机器人的性能需求。这些需求集中体现在品牌、外观、价格、重复定位精度、速度、稳定性、抖动、寿命以及售后等方面。外观和品牌上,无论进口还是国产机器人,近几年在外观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价格方面我们也早已熟知:2010年前后最便宜的六轴本体也需要几十万,近两年由于国产机器人的竞争,个别进口六轴、1.4米的价格已降至十万内(给代理商的价格)。国产的售价普遍在5-7万左右,而7万或以上的国产机器人在价格则略显尴尬——撇开质量不谈,品牌的溢价能力明显处于劣势。这类企业一般都还有应用方面的业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行业及市场竞争力。
接着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重复定位精度,垂直关节机器人的结构是逐级叠加、六个关节串联起来的,而我们熟知的数控机床是最多两个轴的累积,支撑点在两端很稳固,对体积大小几乎没有严格的要求。这就导致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必然会低于数控机床,普遍在±0.1mm到±0.15mm之间(个别品牌除外),一些进口的机器人参数也在±0.15mm。但是国产的很多资料都标示±0.05mm,这也提醒了我们有采购需求的用户,千万不要被虚标的参数蒙蔽了双眼,暂时性的重复定位精度保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尚可,但之后几乎是无法维持的。事实上,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与电机的细分设置、编码器的精度有直接关系,伺服电机搭配一般的减速机,短时间内的重复精度也是很乐观的。由于关节机器人末端定位是靠重力排除间隙,因此在不考虑减速机磨损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重复定位精度都可以达到很高。
关于速度和抖动两个老难问题,出于综合原因,国产机器人与进口机器人依然存在差距。不过一些优秀的国产机器人在近两年已经逐步缩小了这些差距,关键点在于其选用的伺服系统、减速机、本体结构设计等。
最后我们要关注的,是机器人的核心灵魂——稳定性。过去在与一些集成商沟通合作时,我们总会听到诸如“我们不愿意配国产机器人”、“用户问题太多”、“老是反应跑偏”、“售后麻烦”之类的理由。除了进口机器人集成利润空间大之外,另一方面跑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原因。我们曾经在用户现场发现国产机器人闲置在车间,技术人员表示:“使用不久就需要重新回零、校正,很繁琐,之后我们采购了几台进口机器人”。依然有外地的工厂老板询问:“你们机器人一天会跑偏多少,为什么我们用机器人总是会卡顿?”尽管我们很愿意相信这些问题只是个例,但越来越多类似的案例发生后,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或许正是当今国产机器人最突出的痛点。
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然而国产机器人目前占比只有30%多,且用户大多是中小企业。如果这个占比止步不前甚至不增反降,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将以失败告终。而在这样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有一家国产机器人企业挺身而出——宝鸡
思迈精密传动有限公司近期研发出一款“不跑偏,易维护的机器人”。
拥有机器人领域授权专利证书30项的他们打造了思迈龙技术团队,历经七年,精益求精的研究和攻克机器人关节减速机技术,且没有走仿制进口的老路,因为他们深知结构可以模仿,但工艺以及核心的技术积淀是模仿不来的。经过反复的高频率测试后,他们将这一成果公布与众。并且,除定制机器人机型外,他们对绝大部分机器人都承诺跑偏退货及高端机型质保三年,真正做到了用户采购无风险。站在用户层面,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机器人,最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做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因故障而闲置、出现故障易解决、易维护。这些,才是企业选择设备的根本依据。
f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