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打天下 机器人能否支撑中国制造新名片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但是机器人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自主创新能力仍急需加强。而这显然限制了国产机器人企业分享中国机器人庞大市场蛋糕的机会。
小散打天下 机器人能否支撑中国制造新名片?
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中国,正在借助世界的力量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机器人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像汽车产业那样陷入国内的群雄逐鹿,还是像高铁产业赢得战役一样扬帆出海成为中国制造新的名片?
最大机器人市场
自2013 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行业咨询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2016年到2017年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3.9%、25.8%,2017年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0万台。
据统计,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为25万台。而据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孙峰透露,今年1到10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高速增长,产量达到56604台,比去年全年产量增长71.5%。根据机器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保有量将分别超过到15万台与80万台,到2025年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
全球知名咨询服务公司FrostSullivan近期发布的2017年全球科技趋势报告指出,明年中国将成为一个超级机器人大国。FrostSullivan坦言,虽然在机器人密度方面中国还落后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乐观的市场前景,各路豪强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群雄逐鹿格局悄然显现。以库卡、ABB等四大巨头为代表的外资巨头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在外企纷纷通过本土企业使得自己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生态的同时,国内大小企业也在纷纷抢滩。
各路机器人公司信心满满,政策扶持力度同样开始加码。2016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而按照工信部规划,到2020年,中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到50%以上。
安信证券认为,我国人力成本上升、工业机器人成本回收期的缩短、工业机器人密度的差距都将维持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景气度,中国还将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工业机器人国家。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产能将成倍上升。
市场虽大,依然小散打天下
市场热度虽空前高涨,正在发展的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弥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全球重要专利申请人中,日本的安川电机公司和发那科公司分别以5823项和4512项专利申请位居全球前两位,三星、日立、本田、索尼、库卡、西门子等公司紧随其后。
在这前十五位全球重要专利申请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11席,在专利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明显。而在全球相关专利申请量Top15的排名中,中国国内专利申请人无一上榜,中国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之间的技术实力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