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阿克的品牌商标识别理论是对凯勒的全面营销的品牌商标创建理论的极大补充。大卫?阿克的品牌商标识别理论最早发表在《Building Strong Brands》(1998)一书中,2000年在《Brand leadership: Building Aessets In The InformationSociety》中对这个模型进行了改进,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基本思想完全一致。 该品牌商标识别模型认为,品牌商标识别系统的建设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品牌商标的战略分析,包括:(1)顾客分析。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市场趋势、动机、未满足的需要和市场区隔;(2)竞争者分析。包括品牌商标形象、品牌商标识别、势力和战略、弱点等;(3)自我分析。包括品牌商标现在的形象、品牌商标历史、实力和能力、组织价值等。第二步是在这个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设计品牌商标识别系统。品牌商标识别本身有品牌商标精髓、品牌商标的核心和延伸识别三个部分组成。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品牌商标产品,包括品牌商标涵盖的产品范围、产品的特性、质量/价格、使用体验、使用者和原产国,这些或直接影响顾客的感受,或产生一些好的或不良的联想等;第三步是品牌商标组织背景,包括组织特性,如组织的创新性、质量要求、对环境的友好性等,公司的全球性或地区性这些方面会影响到顾客对品牌商标的好感、尊敬等感情;品牌商标的人格,包括品牌商标人格化的个性(personality)形象,品牌商标与消费者的关系;品牌商标的符号和意义,包括品牌商标的视觉标识、名称、隐喻式图案、品牌商标传统。 通过上述对品牌商标识别的界定,确定品牌商标给顾客创造的价值目标导向:功能性利益、情感性利益还是自我表达利益,明确本品牌商标是否可以为其他品牌商标提供支持。在品牌商标识别、品牌商标的顾客价值和品牌商标与其他品牌商标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品牌商标—顾客关系”。这样一个完整的品牌商标识别系统的设计工作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