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标角逐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近20多年来的腾飞以及中国重新纳入WTO体系,逐步开放与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眼球。最初登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还只是小心翼翼的试探,但到今天,它们已经是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市场选定为商标拓展的重心。可口可乐、宝洁、英特尔、三星等商标巨头一方面是在中国投资建厂,由中国企业来负责产品制造和生产;另一方面,更是以其产品质量、服务等着力打造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商标形象,通过商标形象这个无形资本的塑造急速蚕食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全球商标角逐舞台。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投资环境的日臻改善,世界商标像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发达国家世界商标的强烈冲击与挑战:
———汽车市场和其他交通工具方面的危机。2004年,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合资商标和外国商标企业占到了80%左右,2005年占到了75%左右。在高档车领域,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都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快餐市场的危机。四川的担担面、兰州的牛肉拉面、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这些中国历史名吃并不少见。但是,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占据了国内市场的50%以上。
———饮料市场的危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麦氏咖啡已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饮料。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占据10%的份额,在碳酸饮料市场更是占据约53%的市场份额,业务增长持续保持两位数。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商标饮料在市场上可以称得上有较好的表现。———烟酒市场的危机。对于拥有全球最多烟民的中国来说,真正属于自己名牌的恐怕只有中华、红塔山等少数商标,而国外的555、万宝路等世界名牌一刻也未放松对中国市场的渗透;拥有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名酒的历史古国,却丝毫无法阻挡XO、马爹利等世界名酒在国内市场份额的逐步上升。
此外,在高科技市场、家电行业、印刷机械、润滑油、方便食品等市场,国外名牌几乎分布在中国各行各业、无孔不入。中国名牌缺乏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甚至一些名牌的消失,反映的不仅仅是几个名牌产品的衰落问题,而是国内市场逐渐被世界名牌所占领和垄断的问题。对一国经济而言,若没有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依附于外国名牌只能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