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什么因素有关
文化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与文化服务地理标志商标之间往往犬牙交错,互为因果。比如端午节与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的关系,美国印第安文化与印第安人产品的关系,很难将它们割裂开来。
总之,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下列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1.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遗产资源、传统知识的关系。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传统知识的定义为:“传统的或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科学发现,设计,商标,商号及标记,未披露的信息,以及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中的智力活动所带来的以传统为基础的创新和创造。”比如古丈毛尖茶种植生产与许多因素有关,当地人民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种植古丈毛尖的自然条件,还有保护环境的方法,这就是传统知识。
2.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民间文艺的关系。民间文艺的主体具有群体性,民间文艺的传承,经历了一代代人加工、渲染的过程,民间文艺所代表的不是某个个人的思想,而是来自群体的集体认知,如《乌苏里船歌》属于赫哲族人民。通过地理标志商标去保护,可以挽救即将失传的民间文艺,防止民间文艺遭受歪曲、滥用和非法侵害,保护历史传承,促进文化的繁荣。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壮族织锦、潮州木雕、扬州玉雕、潍坊风筝、徽墨、端砚等。
3.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建筑的关系。从中外的情况看,许多建筑本身就是地理标志商标。如代表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符号、建筑大师的杰作、名人故居、城市标志建筑等,建筑本身并不是文化地理标志商标,而是因为建筑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征的独特性、标杆性而成为城市形象代表、旅游景区景点地理标志商标或者文化遗产。
4.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集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部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当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的保护面临法律困惑时,人们往往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概括和提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很多层次,县、市、省、国家。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越高,投资越大,价值越大,保护越严,效益也越大。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通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方式保护。
5.文化地理标志商标与旅游景区景点的关系。并非所有的旅游景区景点都是地理标志商标。某一景区景点具有特殊地理、历史、文化特征,是其成为地理标志商标的根本原因。如五台山、峨眉山、黄帝陵、李白故里、赤壁、武当、少林寺。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旅游景区景点只有与该地的历史文化产品有机结合,才会有生命力。只有将文化、知识、故事、建筑贯彻到品牌和产品之中,才能升华为地理标志商标,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重点不是投资硬件,而是要深挖本地特有的文化地理标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