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仿冒命名法
    有的厂商字号的命名完全是为了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命名上常从其对手的名称出发,采取冒、仿、谐音、谐义等手段。这是一种不正当的命名手段,但在商标法等不健全的时代,这种情况是难免的。
    这种命名的结果是造成了一系列的“真”、“假”之争。著名的有北京的真假王致和、真假王麻子,上海的真假老大房、真假老正兴等。
    真假王致和:冒名者有宣武门外的王政和,延寿寺街南口的王芝和,兴隆街的致中和,广安门内的同致和……或借音,或借字,或借商标(金狮)。解放后,政府把前三家与王致和一起合并,定名为北京腐乳厂。
    真假王麻子:民国以后出现许多假王麻子: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老老王麻子……。只有宣武门外菜市口的那家挂着“三代王麻子”招牌的才是真正的王麻子。
    真假老大房:老大房出名以后,很多新开的茶食店都冒老大房之名,有北区老大房、沪东老大房、老号老大房、鉴记老大房等,总共五、六十家。由于老大房创办者陈奎甫在董家渡开设的最早的老大房已毁于战火,因而其在南京路、福建路口开设的分店已成为最早的真正老大房。
    真假老正兴:祝正本和蔡仁兴开设的饭店最早叫“正兴馆”,有了名气之后,眼红的老板们纷起仿冒。第一个起来仿冒的是该店伙计范炳臣,开了一家“真老正兴馆”。原来的正兴馆不甘示弱,便在招牌上写“同治年真正老正兴馆”,并特别注明“起首老店,并无分出”。不久,又出现了许许多多“老正兴”,连小吃、馄饨店也纷纷改名。诸如“上海老正兴”……“老正兴总号”、“东号老正兴”等,最多时竟达到一百二十多家,连苏州、无锡、南京等地也出现了几家乃至几十家“老正兴”,弄得人们真伪莫辨。现在上海和全国各地的老正兴菜馆中,最有特色的是位于上海山东路、南京路附近的“东号老正兴菜馆”,但这已不是原来祝、蔡创办的那家了。
    除“真”、“假”之外,在名字上做文章的还有:
    上海原有一家“协祥”布店,在市民中小有声誉,该店伙计孙琢璋辞职后自任老板,开设“协大祥”布店,既利用了“协祥”的名气,又意味着要“大”于“协祥”。与此类似的是大世界游乐场,其命名要后于“新世界”,也是借“新世界”的名气而又自夸其规模比“新世界”更“大”的意思。
    上海原有一家犹太人开设的“西比利亚皮货商店”,后起的“陈长记”将店名改为“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商店”,与之竞争,并在竞争中压倒对手。
    上海汉口路上两家“天晓得”,原来一名“嘉兴文奎斋”,另一故意谐其音,在隔壁开了一家“文桂斋”,后来索性改为“苏州文奎斋”。两家在招牌上还刻上乌龟形象互骂,“天晓得”的名称就是在骂声中建立起来的。
    上海南京路上有两家著名的钟表店亨达利和亨得利,其名称看似外语音译,其实都是中文名字。“亨”者,“亨头”也,上海话指有实力的意思;“达利”和“得利”可以顾名思义。这两家商店是亨达利开设在先,是德籍商人于1865年开设的,英文名Hope Brother(“霍普兄弟店”,这是国外习用的以人命名)。亨得利的开设比其晚了八、九年,是两个浙江人于1874年在宁波开设的,命名之时有意模仿亨达利,以示与外国人竞争之意。1927年亨得利在上海南京路设立总行,遂引起了一场告其命名影射的官司,结果亨达利败诉。
    假冒字号,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认为成功的,就是正确的、合法的或值得肯定的。假冒字号,有的是同行间彼此竞争,也有的是为了打破外国资本家的垄断,振兴民族工商业,我们也不能以动机论英雄,认为有了正确的动机就可以使用不光彩的手段。竞争是可以“不择手段”,但要做得光明磊落。总起来看,在以前发生这样的事,或是由于法制不健全,没有这样的立法;或是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命名者缺乏必要的法制教育。当然,也有人是故意钻法律的空子。如果说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只为我们增加了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在今天,我们就不能再容忍这一类的事情发生。

    上一篇:商标起名与商品的性能特点有关的
    下一篇:商标局全面推进商标评审“智慧”新模式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仿冒命名法 仿冒,命名,法,仿冒,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