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知识产权与国家竞争优势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各国经济的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和财富的重要标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本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发展。
    温家宝总理曾经明确指出: “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国家和企业争取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构成了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从国际动向来看,各国都加强了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国家保护。日本实现了由“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转移,美国依法建立了“美国国家知识产权协调委员会”,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发表了支持专利政策的“促进创新”报告。从一国长期发展战略来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选择。
    以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科技落后的严峻态势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仅如此,中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面对这一严峻态势,中国欲使科技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很勉强,引领未来就更难了(任慧文,2004)。而缺乏核心专利恰是前几年DVD、食品塑料盒风波、2G技术等知识产权纠纷中中国企业受制于人的关键所在。中国企业缺乏维持持续成长的战略竞争性资源:缺乏国际品牌,缺乏创新动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些直接影响了其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为在国内市场难以应对国际竞争者建立的防御壁垒,在国外市场又难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和品牌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都有所提高,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9年的0. 7%上升到2005年的1. 3%,虽然低于美国、日本的3%,但年增长率已超过了发达国家,表1-1是我国R&D(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例的增长情况。近几年,我国专利的申请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2004年发明专利首次超过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一些很好的企业非常重视知识产权,重视自主创新,重视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譬如,深圳华为公司是一家专门制造通信产品的民营企业,其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6%,是国内所有企业中申请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500件,同时还向国外申请了400多件,注册商标也有600多件。另一些很好的例子是青岛的一批企业,像海尔、海信、青啤等,它们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做得也比较好,申请了很多专利,其中海尔平均每天申请3件专利,每年1000多件。但是这样的企业数量太少了,目前还有大量的企业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所以在国际上的印象中,中国是制造大国,但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还处在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我国高端的医疗设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很多重要的装备、制造产品的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其中石化装备的80%、数控机床和先进纺织设备的70%依赖进口,彩电、手机的关键技术50%以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包括电脑中小小的一个鼠标、DVD播放机我们都要交专利费。虽然我国的外贸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仅占外贸总额的2%。
    我国企业不仅在知识产权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知识产权质量方面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也不例外(吕薇,2004)。一些跨国公司正利用知识产权抢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例如,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到国外的一半,国外占68%(韩俊,2005)。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年统计,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本国人、本国企业申请的最集中的领域有:第一位是中药,国内申请占98%;第二位是软饮料,占96%;第三位是食品,占90%;第四位是汉字输入法,占79%。这是我们占优势比较集中的领域。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所集中的领域主要是高科技领域:第一位是无线电传输,占93%;第二位是移动通信,占91%;其后为电视系统,占90%;半导体占85%;西药占69%;计算机应用占60%。据另一项统计,在2005年的广交会上,我们国家的企业出口产品50%是贴牌的,29%没有商标、没有品牌,只有21%有自己的商标。这些企业虽然是出口型企业,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是拥有自己品牌的只有两成。国外有统计显示,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前100个亚洲有10个,其中日本有7个,韩国有3个,中国为零。
    而从国际知识产权的含金量来看,今天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几个发展前景看好的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在这些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高技术领域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绝对优势,譬如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拥有专利占59%,欧洲9%,日本17%。我国近几年只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自造”。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还较薄弱,众多产业和企业还缺乏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拥有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企业尚未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科技活动层次大多处于低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更不用说创造品牌了。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增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抉择。如何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推动企业、产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

    上一篇: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途径
    下一篇:国内外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现状述评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知识产权与国家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与,国家,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