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品牌才称得上世界制造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高地有七大优势: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充沛的创业活力、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比较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跨国公司和华人为主体的广泛国际关系网络、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政府支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4大工业基地,有172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家电业,中国生产的洗衣机占世界总产量的30%,冰箱占16%,空调器占30%。而在洗衣机行业中国只有一个世界名牌——海尔。
并且,中国正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日、欧等将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创造性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般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世界产业转移给美国留下了CE、惠尔浦,给欧洲留下了西门子、伊莱克斯,给日本留下了松下、三洋,给韩国留下了三星和LG。而现在中国正成为日、韩等国的转移对象兼强劲对手,日、韩对第四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做了如下分工:高技术零部件制造在国内,一般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在亚洲,最终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如果中国企业不抓住产业转移时机打造世界名牌,等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和原材料更廉价的东南亚,尤其是有着英语和工程师优势的印度,可能中国企业将来为世界名牌打工的机会都会丧失掉。
西门子、通用电气、松下、三星等欧美日韩企业也都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创世界名牌之路。如三星诞生仅仅几十年,从一个地摊货成为全球一流产品,把10%左右的销售额用于技术研发投入,积极赞助亚运会、奥运会等赛事来塑造品牌,终于成就了今天的世界名牌。深入研究这些世界名牌,除了共性条件如掌握标准和核心技术全球市场布局、管理卓越等,最重要的莫过于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正是蕴涵在其品牌理念之中,是民族文化、企业文化与目标地文化的完美结合,其实世界名牌全球布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较量与权衡,这种文化即是软实力,其中包括文化的发展程度、社会诚信水平等。如日本家电技术领先,产品精细化水平高,消费者苛刻和挑剔并乐于保护国产品牌;美国人更喜欢世界名牌和个性化产品;欧洲人看中质量。面对这样的情形,文化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许多企业制造的是产品,而不是品牌,不但利润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又要从头培养消费者的知名度,而品牌则可以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品牌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