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晒”知识产权保护成绩单!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网”
来源:大小新闻12月3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孙洪安 郝建鹏)昨日,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布成立三年来成绩单:该中心三年来为企业及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累计开展省市专利导航项目30余项,受理各类专利申请3079件,获批知识产权运营重点建设城市,获得国家财政1.5亿专项资金支持。今年,我市成立全国首家以“自贸区”命名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市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加快形成,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网”正在持续织密织牢。
专利导航助力“国旗奔月”
日前,“嫦娥五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这面闪耀月球的五星红旗背后,有着令人自豪的烟台元素——芳纶纤维,彰显了专利导航的力量。“我们选取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开展了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专利导航,这一专利导航项目为奔月国旗打好了基础。”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利导航中检索分析的间位芳纶,正是月球国旗面料里用到的材料,专利导航项目更是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不仅如此,遍地开花的“海洋牧场”背后也随处可见专利导航的身影。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烟台中集来福士开展了深水网箱专利导航项目,为海洋养殖产业研发创新提供新的思考与建议,为海洋养殖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专利导航就像是治“未”病,帮助企业规避专利侵权风险,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中。在导航运营方面,我市累计开展省市专利导航项目30余项,引导培育瞪羚企业两家、独角兽企业一家,产生经济效益8亿元。协调组织烟台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开展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为58家企业提供专利质押登记服务,在企业和银行之间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累计完成融资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困难。
“烟台经验”推广全国
作为全国第二家获批建设、首家正式运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三年来,扎实稳步开展专利预审服务,目前已实现所有专利申请自发送至预审系统之日起7天内结案,专利预审工作经验先后三次在全国推广,目前已累计受理各类专利申请3079件,预审合格1245件,已授权1003件,经预审合格的案件授权周期缩短70%以上,打造了专利预审服务的“烟台样板”。
“今年,中心启用专利预审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有专利申请自接收至结案平均周期仅5.8天,预审合格量及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216%、212%。”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8日,橙色云设计有限公司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月10日即经中心预审通过,4月1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正式申请,4月20日获得授权,预审周期仅2天,授权周期仅7天。该专利快速获得授权,为产品推广上市解除了后顾之忧,现有多家公司、组织和机构提出相关咨询及需求,部分已落地实施,目前已签署省内外合同额1500万元,2021年将面向全国做批量化推广应用。
专利预审周期缩短至7天内,保障创新主体获得尽量早的专利申请日,尽快获得专利权,迅速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极大地鼓舞了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为后续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打造优势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切实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办结1022件维权援助案件
响应协同保护新需求,打造维权援助“一张网”。自运行以来,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维权援助和协同保护方面亮点纷呈。截至目前,累计共办结维权援助案件1022件,累计进驻22次重要展会开展执法维权活动,协助查处涉嫌假冒专利行为30余次,在全市建立28家维权援助分支机构,形成“中心—分中心—工作站”三级维权援助服务网络。
探索设立军地联合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开展“知识产权下基层,助推企业创新发展”活动,共走访210余家企事业单位,上门为其提供专利检索、专利挖掘、专利布局、维权援助等服务,建立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7所高校知识产权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吸纳800余名高校知识产权志愿者。成功举办自贸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及纠纷应对业务研讨会等10余场高规格交流培训班。
在协同保护方面,多方协作织密协同“保护网”。同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成立山东省第1家跨地域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累计调解38件委托案件。与烟台市司法局对接,成立山东省首家知识产权专业调委会,与烟台仲裁委联合成立烟台市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与烟台海关、市检察院、市中院及青岛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单位签署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目前在国内率先完成全部13家县市级基层调解工作室建设,实现“以点穿线、连线成面”专业调解全覆盖。如今,我市正在全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