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产权产业战略联盟
1)区域产业联盟的发展现状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专利协同运用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产业内多个利益高度关联的市场主体,为维护产业整体利益、为产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而自愿结盟形成的联合体,是基于知识产权资源整合与战略运用的新型产业协同发展组织。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投身国际市场时,面临国外企业的技术“围攻”,不仅要承担高昂的专利费,而且可能被迫接受不公平的专利许可条款。为了解决企业发展困境,有效提升专利实力,各类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纷纷涌现,在助力联盟成员增强专利实力、促进资源共享、提升集体应对风险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7年6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在册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91家。这些联盟中大多以一个地域的产业构建起来,如中关村能源电力知识产权联盟、泰州市特殊钢产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联盟、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专利联盟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根据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分为联合创新型、标准共建型、共同防御型、专利池构建型等;根据主导因素的不同,其又可分为政府主导、行业推动、企业自发等类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设置较为明确,多采取法人制,分为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式法人,目前国内大部分联盟采用的是社会团体法人形式。此外,联盟内部通常还会设有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的目标之一就是在联盟成员间构建专利池,形成知识产权共同运营的合作模式,提高和扩充联盟企业的创新转化能力,通过共建行业标准,形成共同抵御外来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联盟各成员单位以产业为基础,依托联盟内独有的产业链资源优势,从源头抓起,通过识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品技术的连接点,以项目合作、技术引入等手段,培育高价值专利,产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与各级标准制定的优质专利,组建产业专利池,形成联盟各成员单位产业专利价值一体化连接,占据该产业高价值专利的最高点;另一方面,联盟通过综合运用市场情报分析、专利分析等手段,掌握企业市场活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识别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技术需求的领域等,通过专利收购、许可,实现全产业链完善的专利布局,保障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指南就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组织原则、主要任务、设立程序、运营管理、章程建设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2)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主要任务
(1)加强产业关键领域知识产权运营
建立订单式知识产权研发体系:在产业关键领域,推动建立“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核心知识产权研发体系,积极构建专利组合;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面向核心技术和产品联合进行多类别、多地域、多层级、多用途的知识产权布局,全面覆盖和有效保护产业创新成果和成员单位合法权益。按照“自愿参与、互利共赢”的方针,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若干个集中许可授权的专利池,形成专利池之间相互支撑的专利集群;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制定标准制修订计划,积极参与和主导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建立标准制定和专利池构建的良性互动机制。联合开展定向化、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前瞻布局,制定并推行产业核心产品与关键技术相关标准,推动相关必要专利纳入产品和技术标准,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有效衔接和捆绑运用,促进知识产权、标准与市场活动的紧密融合。建立产业知识产权侵权监控机制,对主要竞争对手知识产权布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分析,预判知识产权风险和威胁。建立产业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机制,主动采取知识产权联合布局、防御性知识产权收购、知识产权许可谈判和启动专利权无效程序等多种形式,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产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与争端,增强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
(2)支撑成员单位创新发展
为企业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明晰全球核心专利分布和竞争格局,综合研判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产业知识产权布局,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为联盟成员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战略主动;构建以专利池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池。根据产业和成员单位发展需要,依托专利池,通过自筹经费、质押融资、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构建与专利池相匹配的资金池和人才池,推动形成“知识产权+资金+人才”的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池,为成员单位的创新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搭建知识产权产业化孵化体系:通过自建或者与孵化器合作的方式,创新知识产权孵化模式,为成员单位的专利技术二次开发和产业化,提供创业辅导、融资服务、试验平台、标准厂房及所需的知识产权运营和其它创新服务等。
(3)服务知识产权创新创业
发挥联盟整合资源的优势,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基地。建立实用专利技术筛选机制,开放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资源及有关创新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大众创业服务:建立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提高创业者知识产权意识,为产业内初创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组织开展相关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业沙龙、专利推介、案例研讨、业务辅导、专家会诊、产业论坛、数据发布、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专业化培训交流活动,为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者提供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