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尊崇行善济世传统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金牌老店。迄今已有330年的悠久历史。在长达3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同仁堂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逐渐发展壮大,并以199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标志,又开始了其崭新的发展历程。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清代名医乐显扬,他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的信条,把行医卖药作为养生济世的事业,创办了同仁堂药室。他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稚,需志之。”在随后的经营中,他也一直遵循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的原则。
俗话说在商言商,那么商家逐利当是无可争议的道理。但同仁堂却不是一个只言商逐利的商家,而更像一个救死扶伤,济世养生的医家。实际上,正是商与医相结合全方位服务成为同仁堂历经数百年磨难而不衰的秘密。同仁堂利用了医家的优势,将“同修仁德”的中国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点滴服务之中,形成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崇高的商业信誉,形成了同仁堂独树一帜的企业形象。
1988年,我国上海等地突发甲肝疫情,特效药板蓝根冲剂的需求量猛增,致使市场上供不应求,有些企业趁机抬高药价。当时,到同仁堂购买板蓝根冲剂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存货很快销售一空。为了尽早缓解疫情,同仁堂动员职工放弃春节休假,日夜加班赶制板蓝根冲剂。这时,有人议论:这下同仁堂可“发”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同仁堂不但没有“发”,反而是在加班赔钱。因为生产板蓝根冲剂所必需的白糖早已用完了,一时又难以购进大批量平价白糖,只好用高价糖作为原料,以致成本超出了售价。出于企业承受能力的考虑,也有人提出应适当提高板蓝根冲剂的出厂价。但同仁堂的领导坚决否定了这个建议。道理很简单,“同修仁德”是同仁堂的传统,乘人之危不符合‘‘济世养生”的宗旨。他们坚持将高价生产的板蓝根按原价格批发出厂,甚至还派出了一个由8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一直把药品送到上海疫区。
这场疫情中,同仁堂虽然赔了钱,却赢得了良好的商誉,在南方地区又新交了许多忠实的朋友。可以说,这是几十万元广告所达不到的效益。一大一小两本账,同仁堂的上层领导其实算得非常高明。
现在,北京同仁堂药店内又开办了同仁堂医馆,聘请了20多位全国知名的名老中医坐堂就诊,每天到这里看病购药的患者多达数百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医院的门诊量。这又是同仁堂的一个高招:一方面弘扬了中华医术,实行了济世养生的古训,至于另一方面经济上的实惠,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康熙四十五年,乐显扬之子乐凤鸣在《乐氏世代祖传九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的序言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了严格的选方、用料、配比、工艺乃至道德的规范。此后,同仁堂在长期的制药实践中,又逐步形成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特色,
在同仁堂,诸如“兢兢小心,汲汲济世”;“修合(制药)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等等戒律、信条,几乎人人皆知。如果谁有意或无意违背这些信条,他不仅要受到纪律的制裁,还将受到良知的谴责。比如同仁堂炒炙药材,规定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守在锅边,细心观察火候,不时翻动药料。有一次,一位职工由于对这一要求的真谛认识不深,在装料人锅后暂时离开了一会儿。老师傅发现后,大发雷霆:“像你这么干,非砸了同仁堂的牌子不可!”全组6个人,也轮番地批评他。此后几十年中,他当班作业总是兢兢小心,再也不敢有丝毫马虎,当然也就从未出现过丝毫纰漏。
“亲和敬业”是同仁堂的服务宗旨。同仁堂作为商家,当然要获取利润;同仁堂作为医家,又负有对患者负责的天职。特别是在药品流通到患者手中的过程里,琐碎点滴都十分重要,需要经销部门有非同寻常的敬业精神。
一次,同仁堂药店接到一封山西太原的来信,说一位顾客从同仁堂抓的药缺了一味龟板,并附有当地医药部门的证明。同仁堂不敢怠慢,立即派两位药工风尘仆仆地赶往太原。经查验,药中并不少龟板,只是在当地抓药龟板是块状的,而同仁堂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把龟板研成了粉末。误会消除了,同仁堂又一次用真情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如今的同仁堂药店,购药环境早已现代化:自动滚梯、外币兑换、计算机管理……但同仁堂的传统服务——十项便民服务措施,如外配加工、邮寄药品、送药上门等,不仅没有丢,反而进一步健全。 ·
同仁堂从创办起就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的树立。如设粥场,为穷苦百姓舍粥;挂沟灯,方便过路人;赠平安药,帮助各地进京赶考的人……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善活动,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了同仁堂的良好形象。而这些长期的形象和品牌积累工作并没有白做,经过上市前的资产评估,“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及其蕴含的无形资产已经上亿元。同仁堂这家历尽300年沧桑的老字号,必将一步步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我国有一批像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魅力,但它们之间又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它们的经营服务理念中充满了中国儒家的礼、义、仁、德思想。它们货真价实,言无二价;诚信可靠、童叟无欺,有些地方看起来似乎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常规。不过,也许这些老店能在历史的风雨中生存下来,又在近现代与洋货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恐怕这些不合常规之处正是它们的成功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