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法理基础
知识伴随着文明与智慈将人类从原始丛林拉到现代都市,也将人类 从无忧无虑变为钩心斗角,从此人类不得不围绕“知识”展开一轮又一轮 的较量和角逐。
已仙逝的中国著名知识产权法学家郑成思先生曾引用贺诗“紫丝竹 断聪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来表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向前迈进得很远,不过这两句诗仍然适用。20世 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基本没有开始,因而,也没有国 家熟费苦心地关心中国国内的知识产权问题,而当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 进,随着中国积极跻身于世界经济体系以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也将 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纳入了全球化的洪流中。
中国在古代就产生过知识产权保护的萌芽。目前许多外国知识产权 事务所都摆设着以中国宋代商标为图案的装饰品。中国宋代的版权保 护,则更是不仅中国学者,而且外国学者及国际组织都从未忽略。但近、 现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主要是舶来的。中国现代知识产权系统研究 (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即1979年之后),也首先是从国外引进的。
中国的知识产权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是外发型道路。自 清末开始,中国知识产权在资本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被迫在中国社会断 断续续留下烙印;而真正意义上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起始于1979 年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在与世界经济融合的同时,也被动地与世界知识产权接轨。在此期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历经三个历史性转折: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不太受欢迎但却颇具 威力的新鲜事物出现在民众的生活中;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 放,知识产权重新启开这个关闭了 30年的新中国国门;21世纪初中国 加入WT。签订TRIPS协议,知识产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 话题被讨论,并从此带上中国走向“让我欢喜让我忧”的知识产权不归路。 对于一切权利的研究,最早或最终都要归结到对权利本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