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品牌的无形价值
现如今,企业产出的已不仅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实际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它们还生产了决定企业今后命运的、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
早在1996年的时候,中国《西部经济时报》某期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就赫然刊出这样一则报道:由马洪等著名经济学家任顾问的北京品牌资产事务所公布了《1996年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研究报告》,为80个中国品牌开出了身价。其中,“红塔山”名列榜首,品牌价值达320亿元。其实,像“红塔山”这样的知名品牌中国非此一家。但与国外企业相比,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在知名品牌的数量上,我们都望尘莫及、相去甚远。根据美国《金融世界》杂志1996年的评估结果:“万宝路”(MARLBORO)的品牌价值为446亿美元,是其销售额的3.8倍;“可口可乐”(Coca-Cola)的品牌价值为434亿美元,是其销售额的3.6倍;IBM的品牌价值为185亿美元,是其销售额的0.28倍。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曾宣称:即使整个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仅凭“可口可乐”这块牌子就能在很短时间内东山再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清楚地表明:市场是由无形控制有形。
品牌这种无形资产是对长期不断付出努力的企业的一种高价值回报。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仅仅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上,对品牌相对来说不可估量的价值却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于是一部分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便丢本逐末、粗制滥造,不惜欺骗、坑害消费者,自己砸自己的牌子,着实让人为之叹息。还有一些企业则幼稚地认为品牌建设可以一劳永逸,当企业费尽千辛万苦走向成熟后,就不再坚持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而是开始盲目扩大生产,一味地追求销量、销售额。有的则以联营的方式随意转让品牌的使用权,让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品牌贴在质量没有保证的产品上,结果大大破坏了企业的形象。
中国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失去了关税保护,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变得容易起来,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将在所难免,遗憾的是我国企业缺少的正是这种品牌意识。先进的、正确的品牌意识和观念是企业建立并拥有长久、优良的品牌形象的起码保证。当年“海尔总裁张瑞敏勇砸76台不合格电冰箱”的事件,给我国的企业家们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