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质量好也不一定行
传统观念认为,质量越好,营销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本来,产品追求高科技含量无可厚非,但企业的技术创新却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如果新产品创新程度高,但目前的消费者的知识技能和财力无法承担,或者消费者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市场也不会接受这个新产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发明家创造了一个高科技的镭射捕鼠器,质量非常好,市价1500美元,结果销售奇惨无比。现实生活中,像这样谨记为顾客提供最好产品,结果却惨败的例子还有不少。
1990年以前,康柏电脑公司信奉“品质越好,营销就越有机会成功”。公司鼓励工程师把产品质量变得更好,并称之为“渐进式高雅”,质量的提高也增加了成本,但公司最后所获得的利润却并没有正比例增长,反而因为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很多而使公司陷入了困境。1991年,新任总裁决定进行改革,他提出“以价格领导工程设计,以消费者的观点看待产品”的理念,要看什么样的价格才会让消费者考虑康柏的产品,然后工程师再想办法制造迎合这个价位的产品°到1992年6月,康柏推出45种新机型,而价格全部降低32%,并将其与竞争者低价产品的价格差距从55%降低到15%,结果康柏的销售额在当年猛增到41亿,比上年增加25%,净利润达到2.1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3%。
那种追求零缺陷的指导思想使不少公司为追求完美而盲目投资。事实上,保持产品品质上的投资是必要的,但不顾现实条件的制约一味强调极端的完美,极易陷入盲目追求极致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