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中国近期出台促进创新的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十八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8日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要求重点发展以下内容: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夯实质后发展基础。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等。

    《中国制造2025》指出需要重点发展下面几项工程。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智能制造工程。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工业强基工程。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绿色制造工程。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

    2015年1月6日中国出台了《关于促进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该意见要在以卜领域取得突破:

    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实施云计算工程,支持信息技术企业加快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

    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云计算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市场培育和产业政策的紧密衔接与统筹协调。

    探索电子政务云计克发展新模式。鼓励应用云计簿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

    加强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云计算对数据资源的集聚作用,实现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

    统筹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加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弓I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部署,以实时应用为主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在靠近用户所在地、电力保障稳定的地区灵活部署。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完善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F个人和企业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储、转移、删除、跨境流动等管理规则,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程。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6月11日,中国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阐释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将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完善普惠性税收措施;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优化资本市场:创新银行支持方式;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发展国有资本创业投资;推动创业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发展“互联网+”创业服务;研究探索创业券、创新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造创业创新公共平台:用好创业创新技术平台;发展创业创新区域平台;支持科研人员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支持境外人才来华创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支持返乡创业集聚发展:完善基层创业支撑服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查。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

    2015年3月2日中国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为了促进大众创新创业,该意见指出我国在发展众创空间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2015年1月4日中国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64号),主要行动将体现在: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推进软件IE版化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和司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纠纷社会预防与调解工作。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审查;实施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管理。

    拓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竞争力提升;加强涉外知识产权工作;完善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规则;支持企业“走出去“。

    未来将在以下几个基础工程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程;知识产权调查统计工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国务院2015年8月13日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重要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有关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实施大数据战略文件,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大数据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一些地方政府已启动大数据相关工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

    必然选择。

    主要任务:(1)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工程,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形成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形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整合分散的数据中心资源,加快完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加强互联网信息采集利用:(3)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推动宏观调控决策支持、风险预警和执行监督大数据应用,推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体系:(4)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医疗健康服务大数

    据,社会保障服务大数据,教育文化大数据,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5)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业大数据应用,培育数据应用新业态,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6)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7)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创新服务,发展科学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8)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研发,提升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力;(9)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培育骨干企业,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大数据;(10)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网略和大数据安全支撑体系建设,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重大风险识别大数据支拽体系建设等等。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务院2013年2月23日发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我国正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核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生命(现代医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现场探测与观察、基础设施建设、数值和实验模拟)、材料(材料表征与调控、工程材料实验)、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太阳及日地空间观测、空间环境物质研究)、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岩土工程、空气动力学)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关于印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3年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信息化发展纲要》。当前,围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全球再次掀起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推进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综合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方向演进,信息技术、产

    品、内容、网络和平台等加速融合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催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扩散,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文件目标为:初步建成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促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促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该文件主要任务有:(1)智能工业推进工程。推进建立协同;研发体系,加强企、业信息技术改造,开展集成系统应用创新示范。(2)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攻克制造知识融合、产品创新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成果与软件产品。(3)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建设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4)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推进电子商务协同应用,推进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5)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重点。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研发设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系统数据的互联共享,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6)大力推动信息兴农。涉农信息资源整合集成计划,电子商务助农工程,现代农业信息科技计划。(7)电子政务工作重点。完善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8)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重点。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立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区域医药□生信息共享。(9)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发展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促进跨地区就业和社保信息共享。(10)开展城市智能管理示范。公用事业智能化试点示范,城市智能交通试点示范,城市应急联动示范。(11)统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展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加强统计信息资源联网直报,推动统计信息资源共享。(12)宽带中国工程。光纤入户工程,村村通宽带工程,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示范,下一代互联网商用工程。(13)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电网智能化试点工程,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智能化升级,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信息化支撑能力。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5年5月4日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意见指出中国在创新创业人才方面面临的任务: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在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各高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

    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各地区、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上一篇:中国实现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下一篇:创新在企业国际化中的角色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中国近期出台促进创新的政策 中国,近期,出台,促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