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投资 (万元) | 五年运营成本 (万元) | |
基准系统 | 300 | 5340 |
比基准系统贵50%,生产力高10% | 450 | 4856 |
比基准系统贵100%,生产力高15% | 600 | 4614 |
免费系统,生产力低10% | 0 | 5824 |
2. 集成商对风险的不理解
第二点是集成商对项目风险的把握。现有的大部分呼叫中心集成商在专业性与风险评估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
首先,在客户不明了总体投资与回报的情况下,其选型的重点往往将价格放到过高的地位。很多集成商都由于太迫切想拿下项目,用过低的价格投标。在拿到项目以后,才发现价格过低,客户的需求又在缺乏总体规划与集成商经验不足的前提下不断的改变,到最后集成商唯有降低损失,草草收场。在国外的招投标过程中一般会去掉报价最低的集成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呼叫中心的项目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循环优化的闭环。企业需要的是一家长期的合作伙伴,麻木的打压价钱只有让双方都变得短视。
3. 厂家对产品周期应有投资的不理解
在整个价格战的误区中,国内厂家对产品周期应有投资的不规范,也是主因之一。
纵观市场上主要的呼叫中心厂家,在产品的长期研发与优化方面投入得非常少。很多厂家在 “这还不过是刻一张光盘!”的误解上,胡乱地将价格降到不合理的地步。其结果非常明显,他们的产品质量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每一天宕机已经不再奇怪。在新功能上也往往只能被动地东一块、西一块的打补丁。 既不能满足客户不断优化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原来估计的生产力。
只要简单地比较一下国内与国外厂家在长期研发方面的投入,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国内的一些产品表面上看来很不错,用起来还有一大段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国内低端系统的客户招标了一年、开发了一年,用了一年又要再此招标了。除了成本实际上比估计高很多以外,对客户与品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难以想象。
走出误区
要确保国内呼叫中心的建设走出误区,企业的决策有很大的关系。笔者以为,只有在考虑到下列几个关键点的大前题下,国内呼叫中心的发展才能真正走上世界级的道路:
● 良好的顾问指导
● 平均的非技术投入
● 实在的利润模型
● 理性的投资与回报曲线
● 避开低价格的陷阱
● 与顾问公司、集成商、厂家的长期共赢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