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代表排班时间状态分布示意图 | ||||
有效工作时长 | 无效工作时长 | |||
通话时间 | 话务处理时间 | 空闲等待时间 | 小休时间 | 培训时间 |
A | B | C | D | E |
上图可知,客服代表的整个排班时间并不能都用来工作,其中有效工作时长 = ( A+ B ),无效工作时长 = ( C+ D+ E ),其中 A= 平均通话时长 * 电话个数, B= 平均处理时长 * 电话个数。
1 、工时利用率
以 W 中心某制造业业务为例,对 A~E 各种状态进行赋值,具体效果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W 中心客服代表的有效工作时长占比为 67% ,这个值相当于客服代表工时利用率,公式 = ( A+ B ) / ( A+ B+ C+ D+ E ) 。那么,在 W 中心中,客服代表平均单小时产能为 10*67%=6.7 个,按月计算,假定客服代表每月工时 167 小时,则客服代表平均每月可承接话量为 167*6.7=1119 个。
通过测算过程可知,工时利用率代表了客服代表的工作强度。由于各呼叫中心企业管理环境不同,可能会导致客服代表的有效工作时长占比各部相同。在实际测算时,各呼叫中心可以参考自己的历史数据。
2 、产能成长曲线
通过公式 工时利用率 = ( A+ B ) / ( A+ B+ C+ D+ E ), A= 平均通话时长 * 电话个数, B= 平均话后处理时长 * 电话个数”可得出,在工时利用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平均通话时长和话后处理时长越短,客服代表能够处理的电话数量越多,即单小时产能越高。
对于呼叫中心行业,人员的培训和成长都要有一个周期,根据业务复杂程度,成长的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都有。因此,我们在进行全年人力产能测算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人员产能的成长周期。为了更加精准的区分人员产能成长周期, W 中心将客服代表从初上线到最终成熟的整个周期按照月进行划分,如下图:
成长阶段 | 单小时产能 |
1 月 | 3.1 |
2 月 | 5.5 |
3 月 | 6.8 |
4 月 | 7.5 |
5 月 | 9.1 |
6 月 | 10.5 |
三、 人力配备测算
经过上面两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全年各月话务量,以及客服代表月度平均接话量,两者直接相除,可以得到人力配备需求数量。
以 W 中心某制造业客服受理业务为例,该业务往前三年 7 月份平均话务量为 50000 个,该业务明年市场增长率 10% ,接通率指标为 90%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得到 7 月基准话务量为 50000* ( 1+10% ) *90%=49500 。以员工标准产能月承接 1119 个电话计算,需要标准产能的员工 44 个。假定到 7 月时,有标准产能员工 30 人,则我们需要在 7 月份新上线( 44-30 ) *10.5/3.1=47 人。
本文所述的人力配备测算过程,是一个呼叫中心年度人力供给计划的测算过程,是一个呼叫中心人力配备总量层面的规划,主要用于指导呼叫中心企业的人力招聘、培训等工作。而呼叫中心精细化运营过程中人力配备测算,则重点体现在排班管理中。排班管理可以视为呼叫中心生产计划的补充,也可以视为执行。排班管理是更加微观层面的人力配备管理,因为人力配备规划的时间单位要到天和时段;同时,排班管理也是更加全面的人力配备管理,因为要从企业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员工偏好等等方面来考虑呼叫中心的用人规划。